课件编号5800196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30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34252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3课,宋元,时期,科技,中外,交通
  • cover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 与中外交通 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 2.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自主预习(2分钟) 阅读课文,注意在书上圈点批画。 1、活字印刷术是由_____时期的_____发明的。 2、最早的指南工具是汉代的_____,宋代利用人造磁铁制成的指南针叫_____。 3、火药在_____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_____世纪传入欧洲。 4、宋元时期为加强同全国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_____。 北宋 司南 毕昇 13 罗盘 14 驿站 新课探究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 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 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 新课探究 一、活字印刷术 北宋: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 有何优点? 两个“变”: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盘(王祯《农书》插图)    活字放在轮盘内,排版时,人可坐在轮盘旁边,随意转动轮盘拣字,大大提高了排字效率。 指南针的发明 二、指南针的应用 司南 (出现) 罗盘 (发展) 航海 (运用)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被世人誉为“水手之友”。 火药是我国古代军事家发明的。北宋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到元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人、金人、蒙古人在战争中都使用了火药武器,金朝还用金属作筒,发明了火铳。12、13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到阿拉伯和欧洲。 炼丹家 唐朝 宋代 元朝 13、14 三、火药的应用 唐朝火箭 南宋突火枪 元朝火铳 唐朝的火箭是在箭头附近装上火药制成的燃烧物,点然后用箭射向敌营。 南宋后期,有人发明了在竹筒里装有弹丸的突火枪,点然后弹丸射出。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元代的火炮是用铜和铁制成的大型管型火器,统称为“火铳”。 火箭升空 ———弗兰西斯·培根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德克 ·卜克 学过四大发明,我感受到了_____. 四、发达的中外交通 1.马可·波罗走陆路可以怎样到达大都? 2. 马可·波罗巡视全国时累了可以在哪里休息? 3.马可·波罗走海路怎样返回威尼斯 马可·波罗可以怎样到达大都? 驿站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驿站制度是元朝政府的神经与血液网络,对维持统治具有重大的作用。 鸡鸣驿 马可·波罗可以怎样回到威尼斯? “一带一路”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一带一路”的建设有什么意义? 宋元时期科技与中外交通 科技 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 指南针的应用 火药的应用 陆上:驿站发达 海上:贸易频繁 1.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是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A 2.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