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869730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56964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课件
  • cover
课件22张PPT。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1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人口的增长3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背景: (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2)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和发展 ,是“国之大计”。 (3)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 政策。 农业生产垦荒2.表现:黄河玉米、甘薯棉花3.作用: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对 和城镇 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手工业的发展: (1)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叶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 ,有些颇具规模。2.商业的发展: (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 。手工业商品经济手工业工场商业网(2)一些农村地区发展成 。 (3) 、 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 (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如山西的 ,江南徽州府的 。人口的增长1.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 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2.表现: 时,全国人口总数达1.5亿。 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工商业市镇北京徽商晋商乾隆康熙社会经济3.影响: (1)人口密度加大, 逐渐突出。 (2)进一步 ,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3)庞大的人口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 。人地矛盾开荒垦地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前期,统治者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水利兴修方面粮食种植方面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经济作物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济作物方面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清朝前期工商业的发展 (1)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清朝前期丝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当时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材料 (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广东行商,富甲天下,山西庄氏号称数千万两。 ———以上资料摘自《简明中国经济史》商业资本活跃,会馆、商帮出现,出现工商业市镇等。“舟楫塞港,街道肩摩”“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清朝前期工商业的发展“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人口的增长人口大幅增长,人地矛盾突出。人口的增长材料一:下图是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增长。人口的增长材料二: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简表 材料三: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边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人口的增长 现象:人们盲目开垦沿河与沿湖的土地,水流域面积不断缩小;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灾越来越严重。(意思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