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893742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单元解读(29张PPT)

日期:2025-05-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42次 大小:283169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教科,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
  • cover
课件29张PPT。《水》单元简析水单元学什么?水是无色、无味、无气味、透明的液体 水没有固定形状 水有一定的体积,并且可以测量 ……不仅要知道一些事实性的知识 更需要获得上位的概念性认识人的知识结构呈金字塔形最底层的全是事实,在事实上面是统摄性较低的概念。 第二层是学科视角下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第三层是跨学科的主题(统一概念)。 最上面一层是统摄所有其它知识的哲学观点。 根据粗略的统计,所有科学知识的90%都是近一百多年里发现的,而且目前的科学知识还在迅速地增加。所以,事实性的科学知识是穷其一生也学不完的! 而核心概念是超越一般事实的观念和思想,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学生可以利用少量的核心概念,在科学学习中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据研究表明,人们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可以较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有助于人形成较好的知识框架,学习更多知识。只有让孩子们超越所给的信息进行思维,获得重要的和可迁移的观念(核心概念),才能适应知识膨胀和复杂的环境。因此, 科学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实知识层面(处于金字塔的下面———认知的低水平阶段)。 科学教学要超越事实上升到概念,起码是统摄性较低的概念,再上升到核心概念。这样一步步向上走,一个个层次的发展,才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 只有具备了一定量的学科核心概念和方法,才有可能上升到跨学科的主题,最终形成一些哲学观点。关于学习的一些共识(1999)用核心概念(大概念)组织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深层理解; 学生必须真正参与学习的过程; 教学的起点应该是学生的前概念; 知识的建构是在学习共同体中完成的; 运用元认知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的概念转变。 修订后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的设计者“必须将事实性知识置于学习者的概念框架中” 从学科的大概念出发,用四个学习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构架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框架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水的三态转换 水的溶解水能溶解……学习溶解,怎么帮助学生认识“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 学习了溶解对学生的生活、能力发展有什么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 没有水,食物中的养料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药物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 没有食物,人只可以活3周,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3天。水能溶解……学习溶解,怎么帮助学生认识“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 学习了溶解对学生的生活、能力发展有什么作用? 瓶中是什么?无色透明液体学生学习“溶解”,实质是为了让学生对“无色透明液体的认识”向前发展。因为水有较强的溶解能力,所以,自然界中几乎没有纯净的水。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流水不断溶解地表物质,使这些物质得以在其他地方富集。 (比如:海水中的盐)溶解”知识学习的功能和作用是知道可以用溶解的方法把物质进行转移。 (例如:潘冬子运盐) 这里还必须要有另外的认知基———液态的水会转化成气体(蒸汽)进入空气中。 (液态转化为气态)把一种物质从一个体系中转移到另一个体系,然后进行分离。这是认识、能力发展的体现!水能溶解…… 水在三态间不断转换 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特殊)的物质水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大气中的水汽能阻挡地球辐射量的60%,保护地球不致于被冷却。 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能吸收和积累热量,使气温不致过高;在冬季则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使气温不致过低。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 (地球具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岩石等圈层)由于大概念(big ideas)具有更强和更广泛的解释能力,围绕大概念进行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迁移应用,有助于他们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