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98800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121544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4课,海峡,岸的,交往,课件,37张
  • cover
课件37张PPT。复习旧知:(复习记忆1、2,思考3)1.一国两制提出的目的、含义、意义? 2.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意义,为什么能顺利回归? 3.思考: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澳门香港台湾回来吧! 就缺你一个!祖国统一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盼团圆 本 是 同 根 生 , 奈 何 两 分 离 。 而 今 盼 团 圆 , 天 涯 共 何 时 ? 1、台湾的历史海峡两岸一、本是同根生:(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呢?)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设台湾府管辖台湾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隋炀帝派人到达琉求《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郑成功收复台湾蒋介石在内战中失利退守台湾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并在美的支持下与大陆对抗,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台湾问题形成:1949年,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台湾问题的由来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美国第十三航空队进驻了台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1.大陆对台湾政策(3)江泽民2.两岸关系发展(1)毛泽东(2)邓小平表现3.日益密切的交往198719921993九二共识汪辜会谈今天19492005《反分裂国家法》1995年八项主张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武装解放 和平解放调整三不政策毛泽东①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毛泽东②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我们都是中国人。 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为了缓和台湾海峡地区的紧张局势,探寻解决中美两国之间争端的途径,中国政府自五十年代中期起,既开始与美国对话。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邓小平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江泽民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江泽民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电视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对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江泽民的八项主张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团结两岸同胞,共同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决心和诚意,对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两岸关系发展(1)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美国终止与蒋介石集团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中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马祖等岛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了《告台湾同胞书》。《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两岸应该立即“通商、通邮、通航”,是为三通。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两岸关系发展(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