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17502

鲁科版 高中化学 选修4 第2章 第1 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共18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1690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化学反应,ppt,18张,方向,科版,2章
  • cover
课件18张PPT。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三课时)焓变的计算 ———盖斯定律的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盖斯定律的本质,了解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2.掌握有关盖斯定律的应用(本课时的重、难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盖斯定律求有关物质的焓变,进一步理解焓变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例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贡献△H<0高低△H>0△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回顾高低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断裂旧键(吸收能量)、形成新键(释放能量)Q吸=反应物的总键能Q放=生成物的总键能键能与物质能量的关系:键能小,易打开,物质不稳定,总能量高。 键能大,难打开,物质稳定,总能量低。△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如何测定C(s)+1/2O2(g)=CO(g)的焓变△H1①能直接测定吗?如何测? ②若不能直接测,怎么办?不能很好的控制反应进行的程度,故不能直接通过实验测得△H1问题 情景1、盖斯定律的含义 △H=△H1+△H2 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是相同的。 关键: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瑞士科学家,1802-1850或△H1=— △H 2请把下面生活实例与盖斯定律进行类比登山:登山的高度(300m)与上山的途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相对高度有关 坐缆车 或步行如何测定C(s)+1/2O2(g)=CO(g)的焓变△H1不能很好的控制反应的程度,故不能直接通过实验测得△H1问题 情景CO(g)+1/2O2(g) = CO2(g) △H2=-283.0 kJ/molC(s)+O2(g) = CO2(g) △H3=-393.5 kJ/mol CO(g)C(s)CO2(g)分析:C(s)+1/2O2(g) = CO(g) △H1=?CO(g)+1/2O2(g) = CO2(g) △H2=-283.0 kJ/molC(s)+O2(g) = CO2(g) △H3=-393.5 kJ/mol—)△H1 + △H2 = △H3 ∴△H1 = △H3 - △H2 = -393.5 kJ/mol -(-283.0 kJ/mol) = -110.5 kJ/mol2、盖斯定律的应用--求焓变方法(消元法) 写出目标方程式确定“多余物质”(要消去的物质)然后用消元法逐一消去“多余物质”,导出“四则运算式”ΔH3=ΔH1+ΔH2 ΔH1=ΔH3-ΔH2应用:有些化学反应进行很慢或不易直接发生,很难直接测得这些反应的焓变,可通过盖斯定律获得它们的焓变数据。【例题1】已知 ① CO(g) + 1/2 O2(g) =CO2(g) ΔH1= -283.0 kJ/mol ② H2(g) + 1/2 O2(g) = H2O(l) ΔH2= -285.8 kJ/mol ③C2H5OH(l) + 3 O2(g) = 2 CO2(g) + 3 H2O(l) ΔH3= —1370 kJ/mol    试计算④2CO(g)+ 4 H2(g) = H2O(l)+ C2H5OH(l) 的ΔH【解法一:消元法】:根据盖斯定律,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相同的。反应④是否由①②③三个反应通过加减乘除消去O2而成,也就是说,反应④看做分成①②③几步完成。①×2 + ②×4 - ③ = ④    ?? 所以,ΔH=ΔH1×2 +ΔH2×4 -ΔH3 ?????=-283.2×2 -285.8×4 +1370 =-339.2 kJ/mol【解法二:唯一法】:对于比较复杂的几步反应,可以换个角度: 找唯一,调方向,改倍数,不多余,目标反应中的CO、H2、 C2H5OH都只在一个方程式中出现, ① ×2+ ② ×4 - ③ 即:ΔH=ΔH1×2 +ΔH2×4 -ΔH3 ?????=-283.2×2 -285.8×4 +1370 =-339.2 kJ/mol练习:1、已知下列各反应的焓变 ①Ca(s)+C(s,石墨)+3/2O2(g)=CaCO3(s) △H = -1206.8 kJ/mol ②Ca(s)+1/2O2(g)=CaO(s) △H = -635.1 kJ/mol ③C(s,石墨)+O2(g)=CO2(g) △H = -393.5 kJ/mol 试求④CaCO3(s)=CaO(s)+CO2(g)的焓变△H=+178.2 kJ/mol④=②+③-① 若多步化学反应相加减可得到新的化学反应,则新反应的焓变即为上述多步反应的焓变之代数和。总结规律:注意: 计量数的变化与焓变数值及正负号的变化要对应 总结思考: 在用方程式叠加计算焓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2、如下图所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