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118910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2计算机的发展史 教案 浙江摄影版(新)

日期:2025-10-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1511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计算机,发展史,教案
  • cover
2 计算机的发展史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发展简史,感性地认识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掌握不同软件之间内容的复制。 情感目标: 通过设计未来的计算机,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计算机历史比较模糊。 3重点难点 计算机发展史的一些重要历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计算机发展史 一、欣赏导入? 在许多科幻电影中,都出现了超越现实的计算机,它们功能强大,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PPT课件)?? 这些计算机是不是完全靠想象出来的呢?让我们来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再来判断。 二、计算机的发展 自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电子计算机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大致上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中央处理机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仍然以存储器为中心,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扩大,软件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外,已经可以处理图像、文字等资料。 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71年,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众多方面。因为有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一块或几块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 虽然我国计算机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56年我国开始规划电子计算机研制工作;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和北京有线电厂着手进行;1958年8月1日成功地研制出了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即DJS-1型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共计用了4200个电子管、4000个晶体二极管,运算速度为1万次每秒。此后,在我国计算机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计算机事业发展迅速,1964年运算速度为5万次每秒的晶体管计算机正式投入运行;1973年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元器件的150型和665型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1983年2月,运算速度为1亿次每秒的银河-I巨型计算机由中国国防科学大学在长沙研制成功;1992年11月,运算速度为10亿次每秒的银河-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97年11月,运算速度为100亿次每秒的银河-I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已经快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未来的电脑 1.请考虑一下未来的计算机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才能既解决这个散热问题同时又能让计算机的功能更加强大呢?? 2.从未来计算机CUP技术的发展角度看,科学界看好的未来计算机目前有三类:生物计算机、光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 3.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发展上讲电子计算机还在向以下四个方面发展: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4.上网了解一下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想像一下,你心目中的未来计算机是怎样的?(外形特点、特殊本领等方面) 5.未来的电脑将向多功能、微型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甚至可以穿在身上、戴在手腕上,还可以随时与外界联络、通信…… 电脑将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 讨论:你想像中的未来电脑是什么样的? ?四、课外要求: 通过网络或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计算机发展史方面的资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