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64002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38讲 总复习:诗歌的人物形象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8次 大小:478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复习,资料,人教,人物,诗歌,补习
  • cover
诗歌的人物形象 考点透视 考点明确 《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D。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要求对古典诗歌从表达形式上给予理解,包括对词语的解释、对句意的理解,对内容的概括、对常见的修辞方法、写作手法和典故运用的分析,以及对意境、风格的体会。鉴赏和评价两种能力,鉴赏是基础,是对诗歌的基本内容的赏析,如果没有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就谈不上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命题趋势 从这几年高考诗歌鉴赏命题来看,考查材料的选取上有诗有词,以唐诗宋词为主;考查的命题形式上有客观有主观,以主观题为主;考查目标的设置上有鉴赏有评价,以鉴赏为主。 《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包括鉴赏人物形象,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高考通过对诗歌形象的考查,可以评估出一个人的文学品位。本讲主要介绍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帮助把握诗歌。 知识讲解 鉴赏诗词的形象,首先要能够识别出作者在诗词中所塑造的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多为以下几类。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例1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最美好的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答案】初春。这是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待放,万 物充满生机,所以初春的时节最美好。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意象”进行分析,意象是一首词的基本构成单位,它们往往是词人选择的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将它们综合起来,就能构成最典型的生活场景即画面,从而才能分析词的意境与作者情感。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还要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苏轼的诗词,并结合苏轼的性格特点进行综合思考。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 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 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释】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虚写,是想象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