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64004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39讲 总复习:明辨表达方式与修辞方法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3次 大小:497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复习,资料,修辞,表达方式,明辨,人教
  • cover
明辨表达方式与修辞方法 考点透视 考点明确 《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D。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要求对古典诗歌从表达形式上给予理解,包括对词语的解释、对句意的理解,对内容的概括、对常见的修辞方法、写作手法和典故运用的分析,以及对意境、风格的体会。鉴赏和评价两种能力,鉴赏是基础,是对诗歌的基本内容的赏析,如果没有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就谈不上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命题趋势 从这几年高考诗歌鉴赏命题来看,考查材料的选取上有诗有词,以唐诗宋词为主;考查的命题形式上有客观有主观,以主观题为主;考查目标的设置上有鉴赏有评价,以鉴赏为主。 《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包括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高考通过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鉴赏的考查,可以评估出一个人的文学品位。 知识讲解 修辞方法 【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与延伸———诗歌写作手法 详析常用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 修辞是关乎语言质地成色的重要概念,相对白描而言,修辞既包括广义的措辞与藻饰,也包括狭义的辞格运用。诗歌中常用的辞格有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反问、对偶、反复、顶针、衬托(正衬和反衬)、对比等。 1、比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使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1 赠 别 杜 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豆蔻梢头二月初”句,用早春二月初树梢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比喻十三岁的少女。 2、比拟 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拟人是将物比作人,拟物就是以物比物或以人拟物。能够使描写更生动形象,使画面更鲜明灵动,使表情达意更别致、更隽永。 例2 新 凉 徐 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黄莺也爱新凉好”句,写黄莺同人一样“也爱新凉好”,既有察己知人的手法,也把黄莺人格化,从中见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更突出地表达事物的作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便是典型例句,愁生白发,夸饰为“三千丈”之长,可见愁思深重。 4、借代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的最为广泛。称人时可以用籍贯、官职、为官地来代称,称物时可以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有些称代甚至相沿成习。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致。 例3 听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以“七弦”代琴,以部分代整体。■ 5、衬托与对比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通常又叫烘托,烘云托月。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鲜明生动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情厚谊。 反衬指为了突出诗中抒写的主体的某一特征,用别一意象的相反特征作比衬。常见的反衬有“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王维《鸟鸣涧》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衬静,衬托出山中的宁静。 (2)对比,把两个矛盾(或相对)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给予对照,俗点说,即“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例4 听弹琴 陶 者 (唐)刘长卿 (北宋)梅尧臣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刘诗三、四两句之间形成对比,梅诗一、二两联之间形成对比。 要注意区别“对比”和“反衬”。 表达方式 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四种。 1、叙述 叙述人物的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