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一、热身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修葺( ) 象笏( ) 呱呱而泣( ) 异爨( ) 长号( ) 珊珊可爱(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三五:逢三逢五。 B.妪,先大母婢也 先:先前。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束发:把头发扎起来。 D.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归宁:古代已婚女子回娘家省亲。 3.请选出与“顷之,持一象笏至”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先妣抚之甚厚 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他日汝当用之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3)比去,以手阖门 (4)后五年,吾妻来归 5.填空。 归有光,字_____,号_____,_____代著名的古文家,“_____派”的代表人物。 二、强化训练 6.请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属于古今同义的一项( ) A.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B.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C.顷之,持一象笏至 D.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每移案,顾视均可置者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 B.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一日,大母过余曰 C.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 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其制稍异于前 8.下列各句中与“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B.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妪,先大母婢也 9.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日过午已昏 (2)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3)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1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1.文章开头,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他的书斋项脊轩的? 12.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请举例说明这个特点。 ? 三、巩固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课文第二三段),完成13—16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B.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 C.久不见若影 若:好像。 D.比去,以手阖门 阖:通“合”,关闭。 14.请选出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客逾庖而宴 ②呱呱而泣 ③儿之成,则可待乎? ④他日汝当用之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15.对下列句子中省略的内容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妪)尝居于此 B.(儿)欲食乎 C.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 D.比(大母)去,(吾)以手阖门 1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悠然亭记 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①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