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段太尉逸事状 一、读准字音 不嗛( ) 椎釜( ) 鬲( ) 瓮盎( ) 姁姁( ) 覆校( ) 老躄( ) 恣( ) 戢士( ) 晡食( ) 击柝( ) 焦令谌( ) 辞甚巽( ) 野如赭( ) 封识( ) 注槊上( ) 以司农徵( ) 汾阳王( ) [答案] qiè fǔ lì ànɡ xǔ jiào bì zì jí bū tuò chén xùn zhě zhì shuò zhēnɡ fén 二、辨别通假 1.不嗛,辄奋击 ( ) 2.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 ) 3.太尉判状,辞甚巽 ( ) 4.出入岐周邠间 ( ) [答案] 1.“嗛”通“慊”,满足,快意 2.“椎”通“槌”,打 3.“巽”通“逊”,谦恭 4.“ ”通“邰”,今陕西武功 三、一词多义 1.状 2.辞 3.固 4.且 5.以 [答案] 1.名词,陈述事实的一种文书 名词,判决书 名词,逸事状 2.动词,致辞 动词,辞退 名词,言语 动词,推辞 动词,计较 3.疑问副词,难道 副词,坚决地 形容词,坚固 形容词,固执,顽固 4.副词,将 副词,一边 5.介词,凭,凭借 介词,用 介词,因,因为 表目的的连词,来 四、词类活用 1.请辞于军 ( )_____ 2.晞一营大噪,尽甲 ( )_____ 3.裂裳衣疮 ( )_____ 4.市谷代偿 ( )_____ 5.舆来庭中 ( )_____ 6.手注善药 ( )_____ 7.日群行丐取于市 ( )_____ 8.北上马岭 ( )_____ 9.处贱,无以拒也 ( )_____ 10.乃我困汝 ( )_____ 11.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 )_____ 12.以乱天子边事 ( )_____ 13.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 )_____ 14.遇不可,必达其志 ( )_____ [答案] 1.名词用作动词 致辞 2.名词用作动词 披上铠甲 3.名词用作动词 用衣裳缠裹 4.名词用作动词 买 5.名词用作动词 抬 6.名词用作状语 亲手 7.名词用作状语 每天 8.名词用作状语 向北 9.形容词用作名词 卑下地位 10.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处于困境险地 11.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败坏 1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混乱 1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毁坏 14.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五、古今异义 1.纵士卒无赖 古义:_____ 今义:放刁撒泼,蛮不讲理;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2.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古义:_____ 今义:陌生的人。 3.朱泚幸致货币 古义:_____ 今义: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4.请假设草具 古义:_____ 今义:姑且认定。 5.宗元尝出入岐周邠间 古义:_____ 今义:出去和进来;(数目、内容等)不一致、不相等的情况。 6.以取名天下 古义:_____ 今义:选取名字。 7.折人手足 古义:_____ 今义:指喻弟兄,或指动作,举动。 [答案] 1.横暴。 2.百姓。 3.财物礼品。 4.假,借用;设,置,安排。 5.往来。 6.扬名。 7.手和脚。 六、文言句式 1.段公,仁信大人也。 ( ) 译文:_____ 2.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 ) 译文:_____ 3.公见人被暴害。 ( ) 译文:_____ 4.欲谁归罪? ( ) 译文:_____ 5.汝将何以视天地? ( ) 译文:_____ 6.请辞于军。 ( ) 译文:_____ 7.公幸教晞以道。 ( ) 译文:_____ 8.邠人偷嗜暴恶者。 ( ) 译文:_____ 9.以如司农治事堂。 ( ) 译文:_____ [答案] 1.判断句 段公,是有仁义、讲信用的长者。 2.判断句 寄寓在泾州的淮西军主帅尹少荣是个刚强正直的人。 3.被动句 您看到百姓被暴徒伤害。 4.宾语前置句 要归罪于谁? 5.宾语前置句 你将凭什么面对天地? 6.状语后置句 请让我到郭晞军营中去说理。 7.状语后置句 承蒙您用大道理教导我。 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