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呼唤生命教育 [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虐待(nüè) 皈依(ɡuī) 泛滥(làn) 销蚀(shí) 践踏(jiàn) 凸显(tū)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间 (2)禁 (3)解 (4)折 2.语境辨析法 (1)我们每一节课的教(jiào)育目标,就是教(jiāo)会学生如何学习。 (2)有人说,大难(nàn)来临各自飞。看来在艰难(nán)困苦中最见真情。 二、写对字形 (1) (2) (3) (4)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必须·必需 两者都有“必要”的意思。 “必须”是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有必要,有强调语气的作用,多作状语。 “必需”是动词,是“一定要有”的意思,侧重于“不可或缺”,多作定语和谓语。 (2)漠视·轻视 两者都有“重视程度不够”的意思。 “漠视”指冷淡地对待,不放在心上。 “轻视”指不重视,不放在心上。 2.明确词义 (1)前所未有:_____ (2)无所适从:_____ (3)一针见血:_____ (4)殊不知:_____ [答案] (1)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2)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按哪个办法做才好。 (3)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4)竟不知道。 [语言运用] 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音、字形和词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率(lù)上升,有关学者见缝插针地指出: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解决的一种方式。这除了青少年心理脆弱之外,还跟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不够有关。签于此,我们呼唤生命教育。 改正:_____ [答案] 率(lǜ);见缝插针———一针见血;签———鉴。 2.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近年来,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_____生命的现象。 (2)生命意识_____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 (3)资源的日益_____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4)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_____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 A.虐待 突出 枯竭 畏惧 B.危害 凸显 枯萎 畏惧 C.虐待 凸显 枯竭 敬畏 D.危害 突出 枯萎 敬畏 C [(1)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危害:使受破坏,损害。(2)突出:①鼓出来。②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凸显:清楚地显露。(3)枯竭:①干涸;断绝。②(体力、资财等)用尽。枯萎:干枯萎缩。(4)畏惧:害怕。敬畏:又敬重又畏惧。]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青少年漠视与践踏生命,笔者认为,其原因是与我国生命教育程度不够有关。 改正:_____ [答案] 句式杂糅,“其原因是与我国生命教育程度不够有关”可分解为两个句子:其原因是我国生命教育程度不够;与我国生命教育程度不够有关。可删去“其原因是”。 [资料链接] 知名学者———张云飞 张云飞,男,1979年3月生,江苏南通人,大学学历,现任工信部全国服务外包考试管理中心主任,被权威媒体和机构评为2011年度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十大人物。 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上,有专家指出,我国有3 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专家表示,部分青少年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是造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一些孩子,稍稍受点挫折或打击,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呼唤生命教育》一文。 [文本鉴赏] 本文针对近年来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虐待生命的现象,及时地提出了“呼唤生命教育”这一中心论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总之,要让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答案] (1)提出问题 (2)人的生命意识凸显 (3)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文本深读] 一、阅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