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5888

高一下地理 城市化 授课教案-人教版[下学期]

日期:2024-05-2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581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一,地理,城市化,授课,教案,人教
  • cover
本教案是曹富祥老师在宁波参加浙江省地理优质课评比所上课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临场表现又作了较大修改. 6.4城市化 授课教案 教师:桐乡市茅盾中学 曹富祥 授课年级:高一 课型:新授课 时间:2006-4-11 【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基于地理科学本身的发展和对地理课程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理念要求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6.4城市化”一节在第六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核心地位。本章前几小节介绍了城市起源、城市的分布和区位因素,本节内容介绍城市的发展(即城市化)过程。城市化过程不仅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农村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教材通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的比较,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城市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理解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分析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 (2)让学生认识到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认识到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 (3)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综合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地理图表资料和教学案例的分析方法,并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不同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树立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培养学生乐于交流与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修正自己观点的习惯。 【教学设计思想】 1、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城市化的标志、世界城市化进程特点、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的差异这三个方面,宜采用案例分析法解决知识重点。城市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是在学生学习城市化特点以后的提升,要紧紧抓住“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这一主线,进行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整合。对教材顺序做适当调整,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提到前面,将城市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放到课的最后,以利于联系宁波城市发展问题进行提升。 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程序设计】 ▲情境创设(新课导入) 展示宁波、北仑的新老城区图片进行对比,导入城市化概念: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部分农村人口就会离开土地,进城去打工,从事第三产业,其中有些人就会在城市中定居下来,转变为城市人口;另一方面,在城市里,随着新建工程的不断增加,也需要吸收大批农村人口进城。这样,城市人口就会逐渐增多,城区所占的范围也会逐渐扩大。这样的发展、转变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过程。 (过渡:讨论城市化问题,我们从世界上城市化最早的国家———英国开始说起) ▲“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这部分的教学设计 案例: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一大批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迅速成长起来。从1801~1851年的半个世纪里,全国5000人以上的城镇由106个增加到265个,城镇人口比例由26%提高到45%。 探究1:伦敦城市化的发展可以从哪些方面得到体现?这说明城市化有哪些标志?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的分析,突破“城市化标志”这一知识难点)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 这部分的教学设计 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