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422172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共34张PPT)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8966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世界,PPT,34张,潮流,顺乎
  • cover
课件34张PPT。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 题 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一个主题三个阶段一个方向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向西方学习一个方向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不断深化循序渐进三个阶段辛亥革命陈旭麓: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顺乎世界之潮流”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潮流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充实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使资本主义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1861年沙皇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废除了南方的奴隶制度,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德意志、意大利分别完成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已经开始,这就使得资本主义这一世界潮流更加势不可挡。“世界潮流浩浩殇殇,顺之则存,逆之则亡。” 资本主义: 了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感受林则徐等有识之士敢于面对现实、冲破藩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和创新勇气;增强爱国意识和现代化意识。课标要求学习器物 学习制度 顺乎世界之潮流新思想(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1、背景(原因): (1)鸦战前,国势日衰,矛盾尖锐; (2)读书人大多远离社会现实; (3)清朝长期闭关锁国,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妄自尊大,不能自拔; (4)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鸦片战争后,对中国的冲击加剧2、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一、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技术、器物 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 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 ③仿制西方战舰;  ④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林则徐(1785—185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请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这两本书分别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反映了林则徐一心为国家安危, 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无畏精神。 温家宝总理曾经引用林则徐诗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为:只要对国家有好处,就不会计较个人的生死,又怎么能考虑对自己是祸是福而选择逃避或追求呢。(反映了什么?)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内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魏源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魏源的《海国图志》据林则徐主持翻译的《四洲志》等著作,综合自己的研究所得而增订辑成。该书1842年初的刻本为50卷,1847年扩至60卷,1852年再增为120卷。 ????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论断。他认为,鸦片战争失败除了朝廷腐朽无能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在军事技术方面的落后。所以,他强烈谴责封建顽固守旧势力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的陈腐观念,极力主张面对中国现实,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力求达到“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得西洋长技为中国长技”。 ???? 1854年(咸丰四年),日本翻刻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