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一地理暑期复习讲稿 第15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主要内容: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一、重要知识: 概念: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内部的主要功能区:_____、_____、_____ 不同功能区的_____形成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功能区 分布特点 中心商务区 城市中心 商业区 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工业区 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 分布面积最广,高级与低级住宅区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 历史原因: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例如北京市中心城区成为行政区。另一方面,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1 经济原因:一方面城市各地的地租不同(主要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通达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商业、工业和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不同(商业用地大于住宅用地大于工业用地)。 ③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④行政因素:政府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不同职能区。 在历史、经济、社会和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的分布与组合上,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 (三)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功能区分化越_____,城市服务功能_____,服务范围_____ (四)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定义: 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 发展历史不同导致城市景观差异 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和教堂 地域文化 北京市中心为皇宫建筑群 与城市 统治权力不同导致城市格局不同 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 南北向两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 读我国乡间居民民居示意图,比较其差异性。 屋顶陡缓 建筑材料 墙壁厚薄 房屋的朝向 浙江民居 新疆民居 解析:我国南北方民居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对文化景观的不同影响。要根据东南沿海与西北内陆的气候差异进行分析。 二、典型例题: 1、读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景观图,完成下列要求。 描述乙地传统民居景观特征,并从地理学角度分析说明形成该特征的主要原因。 2、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读图4,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A. 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B. 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 C. 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D. 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 图8为“我国1990—2007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④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政府机关用地 D.居住用地 4.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 B.③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 C.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①区 5、图18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M、P、Q中▲处是高级住宅区。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处,理由是▲。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其民居、服饰、饮食、风俗等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1)黄河发源地所属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___文化区,这里的传统服饰是_____,它与当地____的气候特点相适应。 (2)黄河中游河段流经的地域文化区在图上的数码是__,这里最有影响的地方戏剧种是___。 (3)河套平原所属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__文化区,这里的传统民居是__,它非常适合___生活。 (4)下列各组文化事物中,在黄河流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