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科学《降水量的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3.知道降水量的等级,会使用雨量等级表来区分降雨的强度。 4.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会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指导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直筒玻璃杯,水盆,喷水瓶,带有刻度尺的胶带纸条,小剪刀,毛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预习检测 1.我国古代也有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它的名字叫什么? 2. 降水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二、进行新课 (一)明确学习目标 ①初步了解雨量器的结构原理。 ②学会制作简易雨量器并进行雨量大小的模拟测量。 ③会使用雨量分级表来区分降雨的强度。 (二)制作雨量器 1.认识雨量器。 ①出示气象站的雨量器。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雨量器简介。提出:我们能不能制作一个雨量器呢? ②读课文3-9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刻度尺的单位是什么?制作简易雨量器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2.制作雨量器。 ①分析讨论:A、需要哪些材料?B、简易雨量器制作步骤。刻度单位以什么计算? 0刻度在什么位置?(与杯子内测底部对齐) ②分组制作雨量器。教师巡视指导。 ③分组展示制作的雨量器。 (三)模拟测量降水量 1.模拟测量降水量 讨论:模拟降雨时应该注意些什么?读雨量器刻度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保持桌面干净、整洁? A、用喷水瓶模拟降雨。 B、观察降水量。(雨量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平放。(2)视线与水面保持平行,不能俯视或仰视。) 2.阅读气象学家对降水量的分级。 3.分析:刚才各组模拟降水中下雨的等级是多少。 4.指导降水量的柱状图。 (四)降水量多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五)小结 收获: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学会了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器,并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会使用雨量等级表来区分降雨的强度。 (六)课堂练习 一填空 1. 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等。 2.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用( )作单位。 3.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把降雨分为 ( ) 等级。 二选择 1.雨量等级以( )小时内的降水量来计算。 A.6 B.12 C.24 D.48 2.昨天一天一夜下了90毫米的雨水,根据降水量等级表,我们知道它是( )。 A.暴雨 B.特大暴雨 C.大雨 D.中雨 3.中雨的降水量是( )毫米。 A 0.1-9.9 B 50.0-99.9 C 25.0-49.9 D 10.0-24.9 六、课外延伸 1.在下雨的天气里测量24小时的降水量。 2.记录、统计一个月的降水量并画出柱状图。 3.观察云。准备一张圆形的纸片。 【教学板书】 5.降水量的测量 雨量器 测量降水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