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54540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 古诗三首望洞庭 教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1512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 cover
17古诗三首 望洞庭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1、以学过的古诗导入,?欣赏优美的图片来揭示洞庭湖的美? 2、请同学们回忆以前学古诗的方法。总结出学古诗的四步方法,? (1)、学古诗,知作者;? (2)、识体裁,会诵读;? (3)、抓字眼,明诗意;? (4)、多吟诵,悟诗情。? 组织教学。??????? 了解诗人,介绍诗人: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识体裁,让学生理解七言绝句,每一句有七个字,每句有四句。初读: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正音:潭、磨、螺。??齐读。???? ?5、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 (1)“湖光秋月两相和”:?感受“和”———和谐、协调。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 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 “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3)“潭面无风镜未磨”: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 ?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 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 ?6、积累内化,迁移运用:朗读、背诵。(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 教学反思:? ???今天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随即我写下了这首诗的反思。《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学生通过学诗看课件图片,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学起来很有兴趣。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引导孩子们从逐字逐词逐句来理解,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上课时,我紧紧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在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本节课不足之处是:? 1、没有引导学生观看书上的插图,再结合诗句说一说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想象诗句中没有提到的内容。??? 2、没有让他们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记叙文,这是目前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