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62443

《作业推荐》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同步练习:第四专题第16课 《滕王阁序》(培优版)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1080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四,培优版,滕王阁序,16课,专题,练习
  • cover
《作业推荐》———滕王阁序(培优版) 一、单选题 1、比较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奉宣室以何年 ②处涸辙以犹欢 ③臣死且不避 ④穷且益坚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以何年”为表示时间的介词结构,翻译时可以放在动词“奉”前,“到哪一年才能侍奉君王?”“以”在这里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意为“在”、“从”。②连词,相当于“而”,翻译成:但是,表转折。③连词,表让步,意为:尚且、都、还。④连词,表转折,意为:却,但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 A. 《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历史散文的三个里程碑,《左传》、《史记》和《资治通鉴》在写法、编排上都采用了相同的体例。 B.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以李白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继承了《诗经》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而以杜甫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继承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C. 唐初“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杜甫评其作品为“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诗歌的代表作。 D.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畴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准确无误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项,《左传》》《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记》是纪传体。B项,李白继承的是屈原《离骚》的浪漫主义风格,杜甫继承的是《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C项,《滕王阁序》不是诗歌。故本题选D项。 【点睛】复习时识记、积累大量的文化常识是解题的关键,而且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对应考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三种常用的记忆方法:1.穿针引线法。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时间线穿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具体如下: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明中叶唐宋派→明末公安派→清代桐城派。2.联想记忆法。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比如记忆屈原:屈原→《离骚》→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李白、李贺。这样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3.积累法。对于一些常识性知识,要加强梳理和记忆。如古代的“官职常识”“人物称谓常识”“文集命名常识”“科举常识”“地理常识”“古籍常识”等,可以将所有需要记忆的文学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予以记忆。文化常识推断“两法”:1.联系课内。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是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延伸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要能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记牢,就能轻易解答此类题目。2.语境推断。对文化常识的考查,高考其实不主张“死记硬背”,所有考题,均与语 境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根据前后语境推断。 3、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语句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的景物,是近景。 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