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课题 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教学课时 第四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人体运动需要氧气,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2.人体运动量大,消耗的氧气就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更多的氧气。 3.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人体运动过程中,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要完成输送血液的功能。 难点:了解人体运动过程中,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要完成输送血液的功能。 教学准备及手段 洗耳球,水,秒表,软管,心脏位置与形状的图片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故事导入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兔子、鸽子从小关在一个笼子里喂养,这些小动物长大以后看起来发育很正常。但是把它们放出来没多久以后,兔子跑不了一会儿就倒地;鸽子在空中飞了几圈便栽下来。解剖后发现,兔子死于心脏破裂,鸽子则死于动脉撕裂。 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引出课题《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二、探究问题 师:我们运动后会有怎样的现象发生? 生: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 师:前面已经知道了呼吸为什么会加快,那么为什么心跳会加快呢? 三、实验探究 1.测量运动前的心跳次数 ①交流:如何测量自己心脏的次数(摸脉搏); ②强调测试时的注意事项; ③记录; ④记录汇报:发现大部分同学平静时心跳次数都在70-90次左右。 2.测量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①能不能根据我们现在上课的场地设计一个适合的运动? 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③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进行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次数并作好记录; ④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⑤对比两次的实验数据,发现了什么? ⑥生答:发现运动后心跳次数明显加快了; ⑦提问:心跳为什么会加快呢? 2.探究心脏跳动的原因 ①探究前先认识一下心脏的位置和形状。出示PPT ②出示心脏与肺之间气体交换的图片,讲解: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气排出体外。 3.模拟心脏跳动 ①出示实验器材,讲述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 ②生分组实验; ③比较洗耳球实验对应心脏运动的哪些地方,出示PPT; ④实验过程中有什么感觉?(手臂酸痛,捏得快水流也快) ⑤师生小结:人运动需要的氧气是要靠血液的运送,而血液必须要心脏的跳动来把血液推动,心脏把肺的新鲜空气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同时收集陈旧的废气来排出体外,所以,运动后心跳的加快也是也是人体血液循环加快。 ⑥计算自己一天心跳大约多少次?(明确心脏工作的繁重,合理休息与良好睡眠,每天适当运动,都可增加心肺功能。) 4.讲解运动后不可大量喝水的原因,出示PPT。 四、布置作业,完成活动手册的内容。 板书 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