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00439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3节 第1课时 问题解决(一)西师大版(2014秋)

日期:2024-05-1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332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三年级,2014,师大,问题,解决,上册
  • cover
问题解决 第1课时 问题解决(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例1,第52页课堂活动第1题以及第53页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至少”“最多”的含义,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秋天来了! 老师组织同学们去郊外游玩,在秋游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大家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吗? (出示教科书第51页例1情境图)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边逛农家乐一边解决数学问题。(板书课题:问题解决) [点评: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创设现实情境,自然引出本单元及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探索新知识 观察例题图,提出问题。 观察教科书第51页的例1情境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适当梳理)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这些信息也可以叫作已知条件) (2)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什么? 教师:谁能用完整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已知条件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3)要解决至少需要多少张桌子的问题,首先应该怎样思考? (4)为什么要用95除以8? (看95里面有几个8,就需要几张桌子) 计算出结果:95÷8=11(张)……7(人) 提问:商11表示什么? 余数7又表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思考问题:“至少需要多少张桌子?”中的“至少”是什么意思? 你怎么理解的? 提问:只准备11张桌子够吗? 为什么? (还需要再加1张桌子) 11+1=12(张) (虽然95里面只有11个8,但是根据我们平时的生活经验,剩下 的7个人也要坐一张桌子) 小结:我们在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计算的结果来得出结论,还得根据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况来判断,也就是说,我们在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时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点评:问题解决是有一定基本策略的,从审题到分析题意再到确定解决策略,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同时,在商是11,而至少需要的桌子张数为什么还要加1这一难点上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突破难点、达成目标提供了可能。]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52页课堂活动第1题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独自列式解答。 14÷3=4(张)……2(人),4+1=5(张) (3)交流解题思路并提问:为什么要加1? 说说你的想法。 (4)全班集体订正。 2.教科书第53页练习十三第2题 (1)请学生观察图,说说从图中都知道了什么。 (2)说说题中的“最多”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的? (3)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计算。 水壶:30÷8=3(个)……6(元) 杯子:30÷4=7(个)……2(元) 水壶最多能买3个,杯子最多能买7个。 提问:前面的两道题我们都是求出商以后还要加1,为什么这道题不加1呢? 明明我们的钱还有剩余,怎么不再买一个呢? (剩下的钱不够再买1个) 3.对比总结 教师:同学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我发现,这个问题和前面的两个问题很像,但是好像又不太一样,你觉得呢? 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①共同点是它们的计算结果都有余数,不能直接得出答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结论。②不同点就是它们在处理余数的方法上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处理。 [点评:第一个练习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模仿巩固之前学习的方法,第二个练习是为了让学生灵活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反思评价 教师:在这节课里,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问题解决: (1)我们班有45人,每辆车限坐6人,至少要租几辆车? (2)我们一共有75元,每张票8元,最多可以买几张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