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11530

第9课 辛亥革命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376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9课,辛亥革命,教案
  • cover
八年级上册教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历史 完成日期 课型 新授 课题 第9课 辛亥革命 主备人 使用日期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识读《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研讨历史资料,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武昌起义 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课标要求 掌握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史料分析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回顾旧知(课件出示复习问题,学生记忆互查,5分钟) 1.兴中会成立时间、地点、宗旨。 2.革命党人在思想传播方面的著作及作者、成立的革命团体。 3.中国同盟会成立的目的、时间、地点、政治纲领、机关报。 4.中国同盟会的性质及意义。 新课导入: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第二步:引课示标(1分钟): 齐读标题,这节课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呢?齐读学习目标: 1.了解同盟会成立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及影响。 2.掌握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第三步:自学指导(一)(阅读42-43革命志士的奋斗,独立完成以下问题,勾画知识点,3分钟) 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处理方式:学生自学,老师提问并讲解。 表格出示 时间 领导者 起义 1906 刘道一 萍浏醴起义 1907 徐锡麟、秋瑾 安庆起义 1907 孙中山、黄兴 广西镇南关起义 1911 黄兴 广州黄花岗起义 结果都失败了 1907年7月,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在安徽安庆发动起义,失败被捕,壮烈牺牲。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gǔ)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秋瑾《如此江山》 思考:诗歌反映一个世纪前的中国怎样的局面?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材料研读: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起义促进了民主革命浪潮的进一步高涨,也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自学指导(二)(阅读P44--45武昌起义,独立完成以下问题,勾画知识点,3分钟) 1.武昌起义的时间、过程、结果。 2.武昌起义的意义。 处理方式:学生自学,老师提问并讲解。 明确:(1)谋划起义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2)计划泄露 起义总部由蒋翊武任革命家临时总司令,孙武任参谋长。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革命机关被破获,起义领导人孙武、蒋诩武被迫逃亡。刘复基、彭楚藩等遇害。 (3)革命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