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37068

第35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纲解读+典例精讲+真题2019再现+知识梳理+易错提醒+巩固练习)

日期:2024-04-3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39488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讲,练习,巩固,提醒,易错,梳理
    第35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原卷版) 一、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 1.概念:同一 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 的集合。 2.物种组成:群落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⑴ 丰富度:群落中 树木的多少。 ⑵ 特点:不同群落 不同。 3.种群和群落的比较 种群和群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 (1)种群专指生活在此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之和,而群落则泛指生活在此区域内的所有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因此群落囊括了该区域的所有种群。 (2)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群落的研究范围则是种间关系。 (3)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征;群落是生物种群组合成的更高层次的群体,具有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 (二)、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结构 1.种间关系 ⑴ 竞争: ①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 和 等。 ② 结果:相互抑制或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 。 ⑵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 。 ⑶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 。 ⑷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 ,摄取 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2.群落的结构 (1) 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 现象。 决定因素:植物分层:光照强度;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 (2)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 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 ,常呈 分布。 (3)决定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 (4)群落出现垂直与水平结构的意义:生物在空间中位置的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易错点拨: 区分“高山植被分布”与“群落垂直结构” (1)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从低到高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 (2)高山植被分布不属于群落垂直结构,因为在每一个自然区域地段,均具有自然群落,而每一个群落都有各自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如图所示。 二、群落的演替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 代替的过程。 2.类型: ⑴ 初生演替 概念:一个从来没有被 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过程:裸岩阶段 苔藓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⑵ 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 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 进行。 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比较项目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 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主要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群落演替的三个易错点 (1)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 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2)演替并不都是“不可逆”的。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 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 三、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土壤小动物的作用: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2.取样: 。 3.采集: (1)诱虫器(A图): 诱虫器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诱虫器利用土壤动物具有 、 、 的习性,使土壤动物远离光源、热源。 (2)吸虫器(B图): 吸虫器中的纱布作用是防止吸气时将土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