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49593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版课件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176张PPT)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15574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
  • cover
课件176张PPT。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近三年江苏卷命题与考情分析1.近三年江苏高考卷文言文选材形式上不断求变:状、记、传。从表达方式上看,基本上为记叙类,重点在记人叙事,尽管有些文本是几种表达方式兼用。 2.四道题目,题型相对稳定,全面考查五大考点,设题紧扣中学文言文教学实际,又能提供新的角度和知识点,如2017年加大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可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也有利于中学文言文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2018~2019年加大对分析概括考查,预计2020年考查分析概括可能性比较大,其他题型相对稳定。文言实词正误辨析,在近几年江苏考卷中是必考题型。文言实词犹如搭积木中的块块积木,它不仅是建筑的材料,更是构建骨架的本身。同时,文言实词为核心考点,其余所有的翻译、文意、概括分析等都以它为基础。考试中,命题者考查考生的积累,更考查对那些疑难实词的推断能力。对于疑难实词的推断,是实词辨析题和翻译题最重要的题点。怎么推断?要使用哪些方法?这些方法是如何综合使用的?这些都是考生需要解决的问题。题型研训一 实词含义判断文言实词含义判断“六法” 1.联想迁移法 高考对于文言文的考查,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其意义在教材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通过比照,辨其异同,然后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典例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分析 A项,“因”可联想到课文《过秦论》中的“因遗策”的“因”,意为“沿袭”,A项解释正确。B项,“任”可用双音联想法推断,“任”可联想到“任用”,“任俗交”可译为“任用庸俗官吏”,因此B项正确。C项,可联想到成语“事不宜迟”中的“宜”,解释为“应该”,此句意为:应该修复原来的法典制度,因此C项正确。D项,可联想到成语“不屈不挠”中的“屈、挠”,同义,解释为“让步、屈服”。“无所挠”应译为“一点也不让步”,D项解释为“阻挠”错误。参考译文 常梦锡持重敦厚,品格方正,了解很多旧事,历数朝廷沿袭杨氏独霸朝政的旧习:凌驾法律之上,任用庸俗官吏,国主亲自处置琐细的事务,政务繁杂琐碎,贻误国家大事。应该修复原来的法典制度,留给后人看。烈祖采纳了他的主张。元宗在东宫出现过失时,梦锡就苦心规劝他改正,一点也不让步,元宗起初虽然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因梦锡敢于直谏而称赞他。元宗即位后,首先召见他并抚慰勉励,想任用他做翰林学士,好让他在自己身边。2.语境推断法 每个词语虽然都有它自己的含义,但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含义不同,或为本义或为引申义。只有紧扣语境,才能确切地解释词语。因此,判别词义项,要依据其上下文作出选择,也就是说要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解题原则。 如2016年北京卷的第9题C项“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中的“赋”有“给予”“征收”“授予”等义项,但将“给予”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翻译为“楚国不向百姓给予财用也充足了”,明显不通。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可以推知楚国百姓不耕种农田了,整个楚国因贩卖生鹿而暴富,因此是“楚国不向百姓征收赋税财用也充足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题目。【典例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分析 B项,吴履察知冤情,在未通知周以中的情况下,“立释之”,在周以中看来,是对自己的“大不敬”,是怠慢之举。这样分析后可知,此处的“慢”显然应该解释为“怠慢,不敬”,而非“诋毁”。 参考译文 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被村民诟骂,逮捕不着,一怒之下拘捕了许多乡邻。吴履查案问清缘故后,立即释放了百姓,并告诉以中。周以中更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