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复习 自行车 电动自行力 汽车 马车 电池 内燃机 马 人力 生活中的各种机动车几乎都是用轮驱动方式前进的,即动力使车轮转动,轮子通过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车身前进。 本节课用橡皮筋带动小车轮子转动,轮子再带动整个小车前进,这种方法就是轮驱动。 怎样让桌上的小车动起来? 车头 车尾 橡皮筋固定的这端是车头(也就是小车的前面) 橡皮筋缠绕的这端是车尾(也就是小车的后面) 怎样使小车往前开 ?怎样使小车往后开? 小发现 橡皮筋 ,小车 ; 橡皮筋 ,小车 。 小车行驶方向和橡皮筋缠绕方向有关系 往后绕 前进 往前绕 后退 小车行驶的方向与橡皮筋缠绕的方向相反 小车行驶的距离和 什么有关? 橡皮筋缠绕圈数和 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实验计划 1、只改变圈数,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2、绕圈数量讨论决定,建议2、4、8圈。 3、读数为车前轮压到的格子上的数字。 4、实验在老师提供的跑道内进行。 5、听到铃声请及时停止。 6、按照实验要求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数圈数 数轴上左右各8圈,即为圈数 读数方法 读数方法 读数方法 记录方法 √ 以√的方式在记录单上记录 实验内容: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 1.实验中 保持不变; 2.实验中橡皮筋 需要改变。 我们的结论是:橡皮筋 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实 验 记 录 单 距 离 圈 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距离 2 圈 4 圈 6 圈 实验内容: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 1.实验中 小车的重量,橡皮筋的粗细 保持不变; 2.实验中橡皮筋 橡皮筋的圈数 需要改变。 我们的结论是:橡皮筋圈数 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实 验 记 录 单 2 3 4 7 5 6 8 10 9 3 6 9 距 离 圈 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距离 2 圈 4 圈 6 圈 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2 圈 4 圈 6 圈 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2 3 4 7 5 6 8 10 9 3 6 9 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它的弹力大,小车行驶得远; 2 圈 4 圈 6 圈 在一定的范围内, 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它的弹力大, 小车行驶得远; 橡皮筋绕的圈数少,它的弹力小, 小车行驶得近。 橡皮筋圈数多了小车出现原地打滑的情况,我们可以想办法增加小车的重量。 思考: 怎么能使我们的小车行驶的更快更远呢? 增加橡皮筋根数 增多缠绕的圈数 (在一定范围内) 增加动力 我们为什么要用橡皮筋作为动力驱动小车呢? 体验橡皮筋弹力 像橡皮筋一样,改变形状后,会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这说明了什么? 用力拉弹簧,你能感觉到力吗? 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弹力的例子吗? 物体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 、 和 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弹力 用橡皮筋做动力 弓 橡皮筋 弹簧 1、橡皮筋可以无限拉长,拉得越长产生弹力越大。( ) 2、没有拉开的弹簧也有弹力。( ) 3、被压弯的木头也有弹力。( ) 4、小车行驶的距离和橡皮筋绕的圈数有关( ) 5、在绕橡皮筋的时候,不能绕得过紧。( ) 6、小车运动的方向都是向前的,与绕橡皮筋的方向无关。( ) 7、我们的教科书在变形后也会产生弹力。 ( ) √ √ √ × √ × 用橡皮筋做动力 × 1、物体在形状改变时产生一个要恢复原状的力叫( )。 A、重力 B、压力 C、弹力 2、下面的物体具有弹力的是( )。 A、石块 B、橡皮筋 C、拉开的弓 3、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时皮筋绕在( )轴上。 A、前轮 B、后轮 C、前、后轮都行 4、橡皮筋动力小车的动力是由( )提供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