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日本现代学者福山在《历史之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中指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如果对此要加以反驳,下列所举事例最恰当的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2.1978年11月14日,邓小平同缅甸总统吴奈温的会谈中谈到台湾问题。他说:“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这里,邓小平初步表述的解决台湾的构想是( ) A. “一国两制” B. 一国一制 C. 解放台湾 D. 武力解决 3.我国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参加,讨论并表决由国务院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各项法律、法案等,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坚持的原则是( ) A. 民主集中制 B. 人民民主 C. 依法治国 D. 政治协商 4.1997年6月30日午夜12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高声念到:“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 ) A.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诞生 B. 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 祖国统一迈出重要一步 D. 香港不再是国际自由港 5.“它凝结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材料中“它”是( ) A. 《双十协定》 B. 《论联合政府》 C. 《共同纲领》 D. 《论十大关系》 6.“目前,英国驻香港总领事柏圣文(Seephen Bradley)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到,让他感受最深的是香港的不变———回归十年,繁荣不改。”究其原因是( ) A. 香港政治经济基础好 B. 有利的外部环境 C. “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 D. 香港人的勤劳 7.十年动乱期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 A. 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 必须坚持政治协商制度和党的领导 D.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8.阅读下表可知( ) 表 1987~1992年台湾与大陆通过香港的间接贸易状况(单位:百万美元) A. 两岸三地间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B. 大陆为台湾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牺牲 C. 香港在两岸经济交流中起决定作用 D. “三通”的实现促进了两岸经济交流 9.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个立法高峰。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出台。仅1993、1994两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贸易法、广告法等。上述法律( ) A. 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 B. 推动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 回应了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后面临的挑战 D. 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 A. 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11.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国际社会想干扰中国收回香港 B. 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一国两制” C. “一国两制”方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 D. “一国两制”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 12.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与现实设立了特区,与图中所示设立的两个特区最主要区别是( ) A. 社会制度 B. 文化传承 C. 经济模式 D. 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