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664190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学案+练习)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422010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思想解放,练习,学案,课件,潮流
    课件10张PPT。专题知识整合 知识导图/专题整合一、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重要阶段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再到思想文化学习的三个重要阶段,这些阶段性特征的生成,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整个世界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过程中西方对中国的冲击与影响的必然结果。三个阶段之间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贯穿始终的主线是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各个派别的比较非选择题之内容、措施类设问的解题技巧[典例] 材料 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己心。……则发达利己之心,实为完成人道主义之根本。人道主义其鹄的,利己主义其经程也;(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指什么?概括指出“新道德标准”包含哪些内容?答案———旧道德观念”是指儒家传统道德(三纲五常)。“新道德标准”包含的内容:人道主义,追求自由、平等、博爱。解析 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旧道德观念”指的是儒家的传统道德,即三纲五常。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新道德之标准……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主张……自由思想”概括即可。本课结束课件33张PPT。秦始皇课后作业[学业达标] 1.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对后世影响最大,书中重点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社会风情、政治制度、工艺制造、机械生产、对外贸易和西洋各国相互关系等。林则徐编译这本书,对当时禁烟斗争的现实意义包括(  ) ①了解西方列强国情 ②寻求御敌的策略 ③维护中国司法主权 ④宣传商战的主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解析: 《四洲志》“重点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社会风情、政治制度”,故①正确;林则徐的《四洲志》目的是了解英国情况,应对英国侵略,故②正确;《四洲志》主要是了解世界,有利于了解法律的是《各国律例》,故③错误;商战思想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故④错误。故选A项。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国必须把他们的‘长技’学到手”“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有效地抵御侵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根据所学知识,此观点是魏源提出的,故A项正确;B、C、D三项人物主要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均排除。2.中国必须把他们的“长技”学到手,“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才能富国强兵,有效地抵御侵略。上述观点的提出者是(  ) A.魏源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3.“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此番言论意在批评(  ) A.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B.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维新派“君主立宪,发展工商业” D.革命派“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答案:B解析: “以为吾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指出了洋务派只意识到技术落后于他国,但坚持认为中国的政教风俗即政治、思想文化具有优越性而不触动的错误认识与实践,故B项正确。林则徐、魏源属于地主阶级的抵抗派,只是倡导学习西方的技术,而对中国的文化制度没有具体论述,故A项错误;维新派主张改变封建专制,故C项错误;革命派也主张改变政治制度,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故D项错误。4.“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表达了“维新派变法必须是全面的‘大变’,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的小变”的观点。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 A.急于求成的躁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