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81312

南方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0课 认识因特网

日期:2024-06-12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87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南方,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10课,认识
  • cover
第10课 认识因特网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因特网的关键参数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同样是围绕小明的疑问展开。首先是了解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知道什么是IP地址和域名。然后是了解因特网的接入方式,最后是对网络的性能指标形成初步认识。 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发展,但是仍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对待问题仍然处于直观和感性的阶段。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为网络基础知识,抽象性较强,学生难以得到直观的结果。所以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加以引导,从所见即所得的直观内容,逐步走进抽象的网络世界。 教法建议   本节课的内容不涉及具体操作,理论性较强。建议教师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通过小组协作,以人物驱动的方式展开本节课的教学。并鼓励学生联系具体的生活实际,对课程内容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 2.理解IP地址的含义以及组成。 3.理解什么是域名。 4.了解影响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的引导、媒体展示和小组协作,了解因特网的基础知识。 2.通过小组协作,掌握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及其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因特网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利用因特网作为工具来查询资料、解决问题。 2.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2.理解因特网的服务和接入方式。 教学难点 1.理解IP地址和域名。 2.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及因特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这个信息的时代,网络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上节课我们学了计算机网络的分类,那你们知道世界上使用最广泛、最大的网络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因特网。 思考回答。 引出本课任务,回顾上一课所学知识。 1.什么是因特网? 2.根据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因特网属于哪一类呢? 空格3.因特网的作用和功能有哪些呢? 观察思考,得出结论,举手描述。 复习局域网、广域网的区别与联系,明白因特网是广域网的一种。 因特网的起源   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大量、快速的科学运算,例如复杂的数学问题,可以将生活中的各类事务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存储与加工,例如超市收银系统、成绩测评系统等。但是这些信息处理都是单机式的。如果需要进行信息传播与共享,就必须将这些计算机通过特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因特网能够将全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那么,因特网是怎么产生的呢?请同学们带着疑问,阅读教材相应内容。 观看了解并思考。 弄清楚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 因特网的发展趋势 教师提问: 除了计算机,还有哪些设备需要接入因特网? 你觉得现在的因特网访问速度如何? 你觉得利用因特网,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将来我们还可以做哪些事情? 你觉得因特网安全性如何? 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思考与讨论。 猜想因特网将来的发展方向。 IP地址与域名 计算机怎么才能够找到对方并传递信息呢? 就像我平时打电话一样,每个手机都有自己的号码,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而每台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也有着自己的“电话号码”,这个身份标识就是它的IP地址。(讲解IP地址的含义与它的组成) 但是那么多计算机,要是想记住众多计算机的IP地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人们就为网络的主机取了一个有意义并且容易被大家记住的名字———域名。我们要是想搜索某所高校,只需要在浏览器输入它的域名,就可以进行访问了。例如输入清华大学域名tsinghua.edu.cn,并按下回车键,就可以访问了。这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听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