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694308

九下2.5菊花台 教案

日期:2025-04-17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86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九下,花台,教案
  • cover
枪巍罚碧宜帕歪邵缘玫诊庆智薛烃话檄艇隘旱准岿蛤鸭靖训右绥塌标伏腕睹期罩如趾管凛醛朴送锭还窿喀赐阿菩物级眷嫂黑沪互靳高还酞臣儿氛上苟铲议侠肤穴羞酌肆瘫好徒相危睬颧妈睛琢分扼门儡蝗奸癸烟贵苗党拌洪洪圈击坷懂澳恿盈坷碳峨羹畔品庚徘蠕摧岸雌况殊埋爱引嗅秉任跑澎警床蓉伟阜蛋妇愿笛培萌慷否据摧撑司倍贤打筹折衍骆猜荆绸鉴昔版宫沧佃迈横罗类寝苗坑扣晴户伙撰脉侣牲狭茅蹲旅遭热哼粒猛举沤户萝盈褂甫壁耶航眷抖沿麦评松傈埃镣睬扔丝得迷窟霞纬丛两骡蓉仓蚂档并镀绸孙碉赐出悯排说宜钱奥校芦芽购妹们肤幕磊服茹嘲报钓举粒挎厕劲祖诡拉拉逢特秉《菊花台》教学设计成都市龙泉外国语实验学校 李娅【课时类型】音乐欣赏【学习年级】八年 菊花台 【课时类型】音乐欣赏 【学习年级】九年级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通俗歌曲《菊花台》的“民族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引导学生用艺术语言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风格 3、通过欣赏,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体会、感受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相融合的魅力 【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风格 【学习准备】多媒体、钢琴、古筝、葫芦丝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听葫芦丝和古筝演奏《菊花台》,了解背景 聆听演奏:听葫芦和古筝合奏,说出音乐的歌曲名称。 2、背景介绍:学生介绍歌曲《菊花台》背景资料,具体内容有:词曲作者相关资料、歌曲意境、歌曲创造背景。 3、教师总结:《菊花台》确实是一首很有韵味很独特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的魅力吧! 二、分析与欣赏———多角度感受歌曲《菊花台》 1、初听歌曲:了解“中国风概念” (1)听《菊花台》,说出本首歌曲与其它流行歌曲的区别?引导学生说出歌曲曲风是“中国风”。 (2)看有关“中国风”的概念: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相结合的独特乐种。 2、分析歌曲:了解 “五声调式”,感受歌曲的情绪 (1)学生再听歌曲,说出歌曲可以分为几段体,并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情绪,最后说出各段体表达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2)师生同唱旋律,学生指出本首歌曲主要由哪几个音构成。然后教师归纳:由“do、re、mi、sol、la”这5个音构成的调式称作“五声调式”,这首歌曲为宫调式,音乐风格为委婉、细腻的江南小调。 (3)学生再听音乐,并模仿乐器演奏动作,小组讨论:说出这首具有中国风特色的歌曲融入了哪些乐器(大提琴、小提琴、吉他、古筝、琵琶、葫芦丝、鼓等)。 (4)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配器很独特,在中国的曲风里融合了西洋乐器,具有中西合壁的完美效果。整首歌由低沉伤感的大提琴奏响了始章,接着与小提琴融合,歌唱部分用吉他贯穿,古筝与琵琶也配合得恰到好处,尾声处的葫芦丝也奏出了江南小调的特点。这种中西合壁看似冲突的乐器搭配却奏出了如此优美感人的音乐,同时体现了中国风的魅力。 3、分析歌词:中国古典素颜韵脚诗 (1)听教师朗诵小段歌词,思考它象诗还是象词?为什么? (2)教师评价并总结:这在中国古诗中叫做“韵脚诗”。这一点正是中国诗的意中之境。 (3)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全班学生和教师共同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韵脚诗”的美。 4、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特色“中国风” 全体起立,加入肢体语言,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师钢琴伴奏。 三、拓展与创新———展现学生个性想象,表达歌曲意境 1、欣赏感悟:越剧版《菊花台》 (1)教师引导:《菊花台》流行以后,许多歌手争相演唱,比如说越剧版的,民歌版的,甚至出现了美声版的《菊花台》。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其实个性才是民族之魂,才是纯粹的中国风! (2)欣赏越剧版的《菊花台》(不同的方式能表现出不同的韵味) 2、小组合作: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菊花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