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95005

七下 1.2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教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81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七下,营造,艺术,情趣,意境,教案
  • cover
教 案 课题名称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课时 1 课型 欣赏 评述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的意境,了解美术作品作品中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方法,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体验分析,欣赏评述,掌握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具 教本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展示 创境激趣 讲授新课 实践设计 拓展总结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由此展开美术作品趣味生动情境是如何体现出的? 欣赏美术作品 第一环节:感受与比较分析(欣赏) 围绕问题:你觉得这幅画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里?这样表现有何效果? 讲解陈居中的 《四羊图》。李可染的《春牧图》系列作品,齐白石《青蛙》,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乌克兰里特维年科版画《秋天的田野》等作品。 欣赏评述。 第二环节: (1)欣赏,感受。播放多媒体,诗歌,音乐配合下欣赏《独钓寒江雪》和《李白诗意图》,感受画中意境。 (2)分析,探讨。 问题:作品中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 (3)欣赏,评述吴凡的《蒲公英》雅克的《斑猫》,尝试对进行评述。 第三环节:展示与讲评阶段:学生根据课后单元评价中的选择题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本课小结:最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 课后拓展:影响画家表现情趣和意境的水平有哪些方面的因数?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情趣,内涵 欣赏一组有关的美术作品,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探讨分析。 教师讲解 播放多媒体,诗歌,音乐配合下欣赏《独钓寒江雪》和《李白诗意图》 引导学生对吴凡的《蒲公英》雅克的《斑猫》评价 欣赏作品 指导学生做题,巩固知识 总结拓展 小组代表主持 学生欣赏作品 讨论与分析 学生倾听 尝试对其他几幅美术作品进行评述 听音乐,欣赏,分析 学生分析 欣赏理解 巩固知识 理解、分析 学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小组合作的精神。 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 感受画中意境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巩固新知 拓展,深入了解美术作品 板书设计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1)欣赏作品(2)创设情境(3)探讨评析(4)研究讨论 小结:情境交融的“意境”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与意境,艺术内涵,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析,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