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04212

九上 1.5春江花月夜 教案

日期:2024-04-27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98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九上,春江花月夜,教案
  • cover
《春江花月夜》 教学内容分析: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花城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华夏之音———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是: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欣赏《春江花月夜》,能背唱其主题,感受乐曲优美的意境;了解其“换头合尾”、“鱼咬尾”等创作手法;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随着他们注意力、身体协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对音乐的认知和感知能力明显增强,但由于特殊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他们的音乐审美存在一定的个人的偏爱性。对于教材里的内容,他们认为是“out”,抵触情绪较浓。因此,本课的教学侧重以教师的“引”来促学生的“学”,用导向性强的设问方式作环节过渡语,牢牢牵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教师的示范,拉近学生与经典音乐的距离,让课堂充满音乐美感;有效利用本年级学生参加校舞蹈队这个资源,增加学生感受音乐的形式。以达到增进学生音乐审美感知力,激发学生乐于欣赏经典音乐的热情的目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在背唱主题旋律上降低要求,只要求学生能大致哼唱出主题旋律即可。教学重点放在感受乐曲优美意境,培养乐于欣赏经典音乐的兴趣上。 设计思路及意图:《春江花月夜》全曲长约10分钟,如果一开始就完整欣赏,无疑会让原有抵触情绪的学生学习状态更显萎靡不振。因此,本课教学大胆采用片段欣赏的形式进行,教学重点定为: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优美的意境。围绕优美意境的感受,通过欣赏教师的独奏、管弦乐的合奏、学生舞蹈表演、哼唱等方式重点欣赏主题音乐,并将相关的音乐知识融于欣赏过程中。设计上,精简提炼教学过渡语言,使得看似分离的各个片段,一环扣一环,自然而又和谐的延续。 教学目标: 1、能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2、通过听、唱、思、议、动,熟悉各小段乐曲,加深对乐曲的理解。了解并体会琵琶的弹奏技法:弹、挑、轮奏、扫奏等 3、了解与《春江花月夜》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能够较为熟悉地哼唱出《春江花月夜》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点: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优美的意境 教学准备:PPT、古筝、三角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过渡语:同学们,画家会用手中的笔、色彩描绘他所看到的美景;诗人呢?会用哪种方式来赞美他所看到的美景(生:文字),没错,如唐代诗人张若虚就写过一首《春江花月夜》,大家一起来朗读其中几句,看看诗人笔下都写了哪些美景? 学生活动: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过渡语:简短几句就把一幅春天夜晚优美的风景展示在我们面前,如果这些美景用音符演绎出来,你们觉得,会是怎样的音响效果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名为《春江花月夜》的民族管弦乐曲。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创设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民族管弦乐队和作品简介 1、简介:民族管弦乐队 过渡语:经过多年的实践、改革,目前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多由吹管组、弹拨组、打击乐组、拉弦组组合。 2、作品介绍:《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音乐名曲中的名曲,是中国古典音乐经典中的经典。原是一首名《夕阳箫鼓》的琵琶独奏曲。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首次将其改编为民族管弦乐,并根据此乐曲诗情画意般的意境,给它取名为《春江花月夜》。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由秦鹏章、罗忠镕改编的版本。全曲分成十段,人们遵循中国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为每段加了一个小标题。分别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ráo)鸣远籁(常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