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704228

九下5.1我的祖国 教案

日期:2025-04-1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47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九下,我的,祖国,教案
  • cover
《我的祖国》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我的祖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欣赏《我的祖国》,简要地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式。 教学重难点: 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会聆听与分辨乐曲的结构以及学唱歌曲的a部分,注意速度、力度、情绪。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下载音乐、视频资料、学生准备资料。 教材分析: 歌曲《我的祖国》是表现20世纪50年代初期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上甘岭》的插曲。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优美抒情,第二乐段壮丽宏伟,是一首明朗的颂歌。“美丽的祖国”“英雄的祖国”“强大的祖国”从各个侧面歌颂了祖国,“辽阔的土地”“古老的土地”“温暖的土地“则从地域、历史、现实三个视角歌颂了祖国,言简意赅,实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歌曲音域较宽,气势宏伟,虽然不是一首儿童歌曲,但学生完全可以理解,甚至还可以学唱其中的一些片断,因此将它作为欣赏曲目是很合适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曾经学习过一首歌,是电影《祖国的花朵》里的插曲,歌名叫《让我们荡起双桨》。 三、欣赏《我的祖国》。 (一)、初步了解作品 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将欣赏一首传唱了半个世纪的老歌,也是一部电影插曲、歌曲名叫《我的祖国》。 师:为了节省时间,在课前我已经给同学们布置了作业,回家上网查找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相关的内容,为了检验同学们的自学成果,请同学们来回答几个问题: 词作者?曲作者?原唱?电影名?时代背景? 师小结:这是一首描写我国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支援朝鲜人民打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的电影《上甘岭》的插曲。当时我志愿军战士与敌人进行着殊死的战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的反攻,坚守着阵地,缺水、断粮、忍着伤痛,在女卫生员的带领下,唱起了这首优美的,荡气回肠的《我的祖国》。 (二)、完整欣赏作品(播放视频) 1、歌曲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从歌词的角度思考:爱祖国、爱家乡的热爱之情;赞美祖国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从音乐角度听辨可以分为a 、b两个乐段) (三)、分段细赏作品 1、聆听a乐段 (1)、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速度、力度是怎样的?(情绪:亲切优美、婉转流畅。速度:稍慢,力度:中强)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歌曲一开始我们就听到了女声那特有的柔和甜美的音色、用领唱的形式演唱出歌曲的主旋律,旋律线条波浪进行,歌曲带有浓郁民族特色,从头至尾稍慢的速度和中强的力度 ,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让我们产生了优美流畅抒情的感觉,这就把战士们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充分的表达出来了。 (3)、轻声哼唱旋律和歌词 在教师琴声伴奏下用“噜”哼唱旋律后再唱歌词,进一步体会第一乐段的情绪、速度和力度。 2、聆听b乐段 (1)、和a乐段相比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有没有变化?如果有,是怎样的?(情绪:宽广壮丽、气势宏伟。速度:稍快。力度:很强)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这种稍快并变化的速度变化,从中强到渐强到很强的力度变化,把气势磅礴的情绪渲染出来,使我们产生了激情澎湃的感觉,也把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保卫和平的决心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3)、轻声哼唱旋律和歌词 在教师琴声伴奏下用“嘣”哼唱旋律后再唱歌词,进一步体会第二乐段的情绪、速度和力度。 (4)、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 四、拓展:新时代《我的祖国》 师:刚才大家欣赏的是五十年代我的祖国,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的祖国是怎么样的呢?现在我们的祖国与原来的祖国一样吗? 师:我们来听听实力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我的祖国》。感受现在《我的祖国》。 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