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格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印度民族乐器及歌舞;学习并掌握印度音乐的鲜明的民族风格。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和体验,总结出南亚印度音乐的基本特征,理解印度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 3、德育目标:通过对印度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唱《流浪者之歌》,感受印度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印度古典音乐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印度服装 教学方式:音乐欣赏法、对比讨论法、参与实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1、印度全称“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首都新德里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主要城市有加尔各答(为全国第一大城市和黄麻加工中心)、孟买(印度最大纺织业中心)。国花为荷花,蓝孔雀是国鸟,货币是印度卢比(Rupee)。人口居世界第二位。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 2、印度音乐按照体裁可分为宗教音乐、古典音乐、民俗音乐、大众音乐4种。印度传统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是缠绕着几个骨干音上下迂回、曲折进行的旋律,各种滑音和装饰性音型的点缀,始终伴随着曲调的持续音,富于变化的鼓点以及情韵浓郁、略带鼻音的歌唱,所有这一切正是构成印度传统音乐的基本因素:拉格和塔拉。 (1)“拉格”(Raga)一词是梵语,意为色彩、情绪,它被称为印度古典音乐的灵魂。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古典音乐的最主要特点就表现出以拉格为基础的即兴演唱演奏上。每种拉格都有相应的、由5~9个音依一定次序排列的音阶,它们的上行和下行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与欧洲大小调音阶形成明显区别的是,印度拉格常用的几种音阶中小2度音程居多,增2度次之,而大2度往往只有1~2个。 (2)塔拉是印度传统音乐构成的另一要素,是印度人对节奏、节拍的总称。印度的节奏体系相当复杂,总共有100多种,常用的约有15~20种。作为节拍周期的塔拉最短的有3拍,最长的达128拍,而较长的周期实际上是由若干个较短的节拍单位构成的,一个周期中每个节拍单位的首拍都有特定的不同称谓,并以拍手或摇动右手来标明。在每个长的周期中无论中间的节拍变化多么纷繁,最终都必须准确无误地循环到开头的最强拍上。这一点是即兴演唱演奏者和伴奏的鼓手必须具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问候:同学们,今天老师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向你们问好,“Namaste”它表示早安、晚安和你好的意思。你们可以双手合十表示回敬,一起说:“Namaste!” 2、欣赏《美丽的印度》,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听到的音乐来自哪个国家吗?引出课题:南亚音乐———印度音乐。 二、探寻印度音乐的独特魅力 (一)映象印度 1、课件展示亚洲地图,印度处于南亚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它是世界上人种、宗教、文化和音乐方面种类最为繁杂的地区之一。 2、关于印度我们会联想到:印度电影、舞蹈、美食、美女、宗教、瑜伽等。印度音乐的起源是隐藏在音乐创作者美丽的神话之中。印度人认为印度音乐是由湿婆神「Shiva」所创造的,印度的音乐和舞蹈来自对众神的崇拜,印度音乐和宗教、神话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印度化的乐器 播放MTV,由孙燕姿所演唱的《神奇》,找出其中有特色的伴奏乐器并加以描述。 1、西塔尔(琴):聆听这种乐器的音色,与吉他进行比较。(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西方传入的乐器如小提琴、吉他等都彻底地印度化了,灵魂完全属于印度,这件乐器音色和吉他非常接近,被称为“西塔尔”,属于这种类型的乐器有小提琴、曼陀林、吉他、单簧管、萨克斯等,其中最突出的是小提琴。这些都说明印度传统音乐强大的生命力。) 2、塔布拉(鼓) (三)印度古典音乐的两种基本要素 1、欣赏印度乐曲《晚上的拉格》或《拉兹之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