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神州古韵 关睢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与《诗经》,并欣赏古曲《关雎》。 2、讲述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 3、能用连贯的气息、柔和的声音咏唱古代歌曲《阳关三叠》,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对友人无限关爱的情谊。 教学重点 1、通过演唱和欣赏古曲,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认识民族乐器“琴”; 2、正确感受音乐情绪,以情带声,有感情的演唱《阳关三叠》。 教学难点 歌曲的八度大跳,以及情绪的处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编钟乐团演奏的《春江花月夜》 聆听 聆听“编钟”的声音:高、中、低 新课教学 课件展示:孔子与《诗经》 播放歌曲:《关雎》 课件展示:伯牙与子期 课件展示:古琴的基本知识(外型结构、音色特点) 讲解:古琴的演奏形式(重点是琴歌) 讨论:你眼中的圣人—孔子 吟诵《关雎》 讲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 了解《诗经》 了解《关雎》 了解音乐历史故事,为欣赏做铺垫。 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并引出琴歌。 聆听音乐,并思考:歌曲的风格特点。 “三叠”是什么意思 聆听音乐 思考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边听边思考的习惯 新歌学唱: 学生聆听学唱和教师指导难点相结合 难点: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 学生聆听学唱 准确认识歌词的时值,表现出音乐情绪 培养自学能力 解决重难点 问题: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是怎样的? 欣赏合唱《阳关三叠》 回答问题(讨论回答) 对比欣赏,感受合唱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提高赏析能力 简介:合唱《阳关三叠》的特点 增长音乐知识 小 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古琴,知道了什么是琴歌,在暗沉、悠远的琴声里吟唱着《阳关三叠》,希望同学们能喜欢我们的古琴和古琴音乐!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