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 课题 《黄河大合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并通过他们对《黄河大合唱》的熟悉与了解的加深,使学生产生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介绍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的整体章节、作品创作的年代、背景;介绍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鉴赏学习部分重要章节;尝试演唱《保卫黄河》。 3.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及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学习对作品整体把握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大合唱》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价值,欣赏《黄河大合唱》部分章节,演唱《保卫黄河》。 教学难点 学生对《黄河大合唱》中思想感情的了解。 教学内容分析 《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39年3月创作的著名大型声乐作品,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部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壮阔无比的史诗。作品痛诉了华夏摇篮———黄河遭受的苦难;揭示了黄河伟大坚强的气概;歌颂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坚强必胜的英雄气概。这部作品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像战斗的号角、讨伐的文一样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使中华儿女斗志昂扬地奔赴战场,去投入民族解放战争,去光复被蹂躏的每一寸土地。 教学策略 利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以生为本。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本课的活动,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多媒体、音响资料、电脑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先来听一首歌曲的录音,看谁能最先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和作者?谁听出来了,请举手示意。(放《保卫黄河》第一段录音)现在,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作者是谁?同学们说的都对,但不很全面。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保卫黄河》它选自著名的《黄河大合唱》。 聆听并参与活动 通过此环节的学习,让学生熟悉《保卫黄河》的旋律,便于后面的演唱,同时引出课题。 展开阶段 1、那么,同学们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在1939年的延安,发生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放录像) 2、《黄河大合唱》来得多么不容易呀!作者光未然、冼星海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啊!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再多了解一些它的内容?这部作品表现了在抗同战争年代罩,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火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构成,(投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三个乐章追溯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形象的描绘了黄河的汹涌激流所掀起的惊涛骇浪,塑造出黄河所具有的磅礴气势。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怨》这三个乐章充分表现了同寇铁蹄践踏下的中国人民所经受的苦难遭遇。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第七、八乐章以高度精练、深刻的语言向全中国人民,向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战斗的号召,号召人们团结起来,奋起抗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部分乐童。 3、分乐章欣赏: (1)、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不是一首单纯的劳动歌曲,而是一首惊心动魄的战歌,它唱出在乌云满天、惊涛拍岸的黄河激流中,船工们万众一心同狂风巨浪顽强搏斗,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胜利的彼岸。 设问:“这时的音乐有怎样的变化?你联想到了什么?” (2)第四乐章是女声齐唱《黄水谣》同学们已经听过了许多音乐作品,具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今天这个乐章我先不讲,请同学们看歌词,听我来演唱这首歌曲,听完之后,请大家说出歌曲情绪的变化? (3)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可以说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乐章,这首歌形象的描绘了中华儿女奔赴抗同前线的英雄气概,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巨浪,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