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船歌———《星星索》 教案 教材分析: 《星星索》选自花城教育出版教科书第六单元《世界音乐之窗———亚洲音乐》之《东南亚音乐》,是一首印尼克隆宗风格的船歌。《星星索》为4/4拍,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是无伴奏合唱曲,以固定音型"啊,星星索"作为伴唱。星星索是划船时随着船桨起落节奏而发出的声音,是一种象声,与汉语中的“呼儿嗨哟”同理。曲调缓慢、悠扬,略带哀伤。每句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节奏徐缓带有摇晃感,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能够自然、强弱鲜明、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唱出二声部和谐统一的效果,并将演唱基本技能(正确的歌唱呼吸、正确的发声)运用于歌曲中。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内合作互助,让学生较好的学习及完成歌曲任务,能用四拍子指挥手势识读乐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用纯人声二部合唱表现歌曲,感受合唱带来的美感,人声的创造力的无限,鼓励学生学习合唱。了解印尼克隆宗音乐的风格,增进对其他国家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明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音乐无国界。 教学重点: 唱出二声部和谐统一的效果 教学难点: 准确的体现歌曲的节奏(弱起小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三连音) 体验克隆钟音乐的悠扬哀愁的怀乡情调,准确的将二声部“啊,星星索”与一声部的主旋律配合。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聆听、唱与动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琴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播放歌曲《乌苏里船歌》,进行师生问候。 发声练习(A、Wu) 单音模唱,单音合唱 了解东南亚国家———印尼的风土人情 欣赏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简单了解下印尼的风土人情以及音乐特色。介绍演唱风格———克隆宗,以及歌曲背景。 聆听:范唱《星星索》一声部 设问:1、 歌曲分为几个主题?曲式结构时怎样表现的?(如:A+B、A+B+C、A+B+A等) 2、 歌曲的情绪表达是怎样的?(如:抒情婉转、欢快活泼等)旋律线是平稳还是跳跃的? 出示歌谱,复习节奏,分析新的节奏类型,试打节奏。 分部赏析,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A) 《星星索》的歌词与其旋律紧紧相连,歌词以‘呜喂’开头,给人一种在呼唤远处人儿的感觉,歌曲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个很温暖的故事,歌词与旋律的结合完美体现了船歌的特点,能让人很明显的体会到船的摇晃,闭上眼睛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整首音乐作品更为精致、细腻,同时也衬托出等待的人既焦急担忧但又很坦然的矛盾情绪。?? A段:旋律委婉悠扬,长短交替进行的节奏、固定音型以及附点节奏和三连音的大量使用,使音乐具有浓烈的印尼民间音乐特色,想象这时的歌曲表现一个青年驾着小船伴着微风去与心上人相会的情景。指导学生要将A段的情绪结合强弱变化表现出来,演唱时要让人有画面感(水的流动、风的吹拂、远方的呼唤)。 B段:旋律平稳流畅,切分音与附点音符的连续使用,唱到“我心像东方初生的红太阳”时,旋律在高音区环绕,音乐达到歌曲高潮,表现一种热切的心情。演唱此段时,速度不变,通过节奏的变化将心中的急切表现出来,与A段的悠然形成对比。 A段再现:旋律恢复平静,歌词表现青年的心态又趋于坦然,期待的幸福生活即将变为现实的美景,再现部与A段区别在结尾,音乐在悠长、渐弱的高音上结束,青年划着小船,渐渐消逝在远方。此段要比A段表现的更为坦然,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喜悦冲淡了焦急的情绪,并宣告了永不分离的誓言。 学唱歌曲 (一)学唱一声部 随琴识谱,分句跟唱旋律,注意音准 分句学唱一声部歌词,用击拍的方式数准节奏 流畅自然的演唱一声部,感受歌曲的情绪、强弱,注意结合呼吸, 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 (二)学唱二声部 1、 听乐段,二声部的伴奏部分为固定音型“啊,星 星 索· ”,旋律简单,贯穿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