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720804

八下 5.4鳟鱼 教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91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下,鳟鱼,教案
  • cover
德国艺术歌曲《鳟鱼》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教师引导,掌握《鳟鱼》钢琴伴奏中的重点节奏型。2、引导学生感悟艺术歌曲中人声与伴奏互为关系、和谐统一的突出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肢体体验及学唱熟悉歌曲; 2、通过分析歌曲的结构、创作手段及伴奏形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 【情感与价值目标】: 通过多维互动,激发学生对艺术歌曲的兴趣,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音乐要素中节奏织体的变化与《鳟鱼》的音乐形象刻画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学习最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艺术歌曲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分析 艺术歌曲《鳟鱼》写于1817年,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鳟鱼》歌词取材于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他对自由的讴歌与向往,也表达了他对迫害者的无比憎恨和讨厌,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 三、教学对象分析 初二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辨别能力,但缺乏对古典音乐的了解及学习兴趣,且之前的学习中对艺术歌曲的接触较少。因此本课所讲述的重难点内容需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通过多渠道、多手段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由此激发学生对高雅音乐的喜爱并为之打开艺术歌曲之门。 四、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一)展示《摇篮曲》的歌词 1、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首由奥地利诗人写的歌词,老师给 开头第一个音,我们一起试着把心中的旋律唱出来。 2、师:这首歌曲叫什么?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 生:《摇篮曲》,舒伯特。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舒伯特的另外一首作品,我们通过这节课的探索,能不能发现舒伯特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新课教学】: (一)、初听《鳟鱼》,绘画音乐形象 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德语演唱的《鳟鱼》,将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的变化,用线条或者几何图形表示出来。 2、点评画作与音乐中所出现的形象的关系 (二)、钢琴伴奏分析 1、展示第一段曲谱,教师演奏。 师:现在老师弹奏歌曲第一部分的钢琴伴奏,同学们边听边把其中重复出现的节奏型找出来。 2、节奏创编 (1)师:你听到的重复最多的节奏是什么样的? (2)师: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怎样用你的肢体来表现这个节奏呢? (3)师:请创编好的同学展示 3、教师弹唱第一段 师:请同学们加入创编好的节奏为老师伴奏,并思考重复出现的节奏织体使音乐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5、歌曲第二段分析 (1)师:老师弹奏第二段音乐,请同学们找出哪一些伴奏织体发生了变化? (2)师:这些节奏织体的变化使音乐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师:最能表现音乐紧张度的是哪一句?你们想用哪种肢体节奏来表达? (三)情境表演 1、教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来完整学唱歌曲,注意你们的坐姿(纠正演唱,气息、音准、情绪的把握) 2、歌曲情境表演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道具,有没有同学想扮演渔夫、小鱼或者任何一种海底的生物?其他同学可以在座位上自由的表达。 3、《鳟鱼》深层含义探析 (1)师: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摇篮曲》一样都是诗歌体裁,作者从表面上看是描写小鳟鱼的遭遇,他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2)生:作者想借此表达对当时社会邪恶势力的不满,和对“鳟鱼”一样命运的人的同情。 (四)总结艺术歌曲特点 1、教师对《鳟鱼》及舒伯特艺术歌曲做简要介绍 2、引导学生总结舒伯特艺术歌曲特点 (五)加入身体律动完整演唱歌曲 (六)教师结语: 师:舒伯特被认为是古典主义时期最后一位音乐巨匠,正是由于他的成就,才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歌曲的经典魅力和丰富内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