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泥湾》教学设计 【课型】唱歌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深刻理解乐曲含义,体验感受乐曲情绪。 2. 感受乐曲优美抒情与欢快跳跃两种不同的情绪,并能较准确地哼唱主题旋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聆听音乐,演唱歌曲。用陕北秧歌伴舞,打击乐器伴奏等表现形式感受乐曲情 绪。进一步理解音乐内涵,提高学生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演唱歌曲《南泥湾》,了解八路军改造南泥湾的艰辛,进一步体会“自己动手、丰衣 足食”的南泥湾精神以及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圆润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并尝试用陕北秧歌伴舞,打击乐器(鈸、锣、鼓)伴奏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通过陕北秧歌伴舞,打击乐器(鈸、锣、鼓)伴奏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 法】 导入法、示范法、对比法 【学 法】 练习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 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扇子、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学案: 1、了解歌曲《南泥湾》的时代背景。 2、了解歌曲是几拍子的? 二、组织教学: 1、导入: 在歌曲南泥湾音乐的伴奏下老师跳一段秧歌舞(播放阿宝演唱的《南泥湾》)后让学生猜猜这首歌的名字?并说说这首歌的情绪? 三、新课教学: 1、介绍歌曲《南泥湾》的时代背景,讲述三五九旅的模范事迹。(放映新旧南泥湾的图片) 2、介绍《南泥湾》这首歌曲的创作意图,以及这首歌曲一系列的创作背景。 3、老师自弹自唱示范演唱这首歌。 4、播放这首歌曲的音频和简谱与歌词,让学生跟唱。 5、欣赏歌曲演唱版本—由郭兰英演唱的《南泥湾》。 6、再播放阿宝演唱的《南泥湾》,让学生们聆听不同演唱者演绎这首歌曲具有哪些不同的特色 与风格。 7、与学生们探讨最喜欢哪个版本的《南泥湾》,并更深一步的教会学生正确的演唱这首歌曲。后老师伴奏学生跟唱。(注意唱出歌曲的情绪) 四、巩固练习: 师:歌曲好听在哪里?想想新旧南泥湾有这样的变化,你受到了怎样的精神鼓励? 生:...... 五、 知识拓展: 学生尝试用陕北秧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情绪。 (1)教师表演秧歌舞。 (2)学生尝试学跳基本舞步:十字步 (提示: 手和手臂的动作变化、方向的变化、转身等等) (3)学生尝试即兴创编舞蹈动作。 方法:分小组合作创编,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其中。 (4)展示成果、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5)师生共同表演唱《南泥湾》 齐唱—齐跳(少数用乐器伴奏)—男唱女跳(6-8人打乐器)—老师指挥 六、总结: 这节课中我们首先了解了陕北的一个地方叫南泥湾,通过歌曲及图片的欣赏了解了当年八路军开垦荒地的艰难困苦,知道了幸福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同时也感受到了当时劳动人民朴实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一代学习。最后让我们听着摇滚版的《南泥湾》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南泥湾》是一首红色歌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以及劳动的意义。在表演秧歌的过程中大多数同学兴趣浓郁,参与性强。少数同学胆怯,表演不自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