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26102

七下 6.2.2星星索 教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225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七下,6.2.2,星星,教案
  • cover
音乐课《星星索》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1. 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把基础知识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多元的音乐感受与体验之中,培养学生美好情操,促进学生品格的健全发展。 2.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对印度尼西亚“克隆钟”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国家民歌的艺术风格,并能够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3. 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鼓励音乐创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准确的哼唱出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的基本伴奏音型,学会赏析歌曲的主旋律,进一步了解“克隆钟”这种音乐体裁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在对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的听赏过程中,通过聆听、讨论、分析、哼唱等活动感受和表现“克隆钟音乐”的音乐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对印度尼西亚民间音乐产生兴趣,体验不同国家民歌的艺术风格,并能够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从歌词中挖掘丰富的思想内涵,开阔音乐视野,使他们热爱世界多元文化,进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准确的哼唱出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的基本伴奏音型,辨别旋律与伴奏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克隆钟”这种音乐体裁的特点。 【教学难点】 在听赏过程中,把握各主题音乐的特点,进而认识“克隆钟”这种音乐体裁的特点。 【教材分析】 《星星索》是花城教育-出卷网-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走进音乐世界》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歌曲。《星星索》是印度尼西亚一首无伴奏合唱曲,是“克隆钟”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全曲在一种基本音型节奏伴奏下展示和发展: ‖: × × ×. × ︱ × × ×. × :‖ ‖: 3 3 1. 5 ︱ 3 3 1. 5 :‖ 以固定音型“啊,星星索”作为伴唱,“星星索”是划船时随着桨起落节奏而发出声音,歌曲也由此而得名。歌曲的旋律很美,曲调缓慢、悠扬,略带哀伤,每句节奏一紧一松,唱法柔和、松弛,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使人在美的享受中产生丰富的联想。 【教学方法】 《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是“克隆钟”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本课以第16届广州亚运会闭幕式《星星索》演出视频导入到新课的教学。而后运用聆听、讨论、分析、哼唱、律动等手法,让学生充分体味这首印度尼西亚民歌优美、流畅的旋律,感受“克隆钟”音乐一紧一松的节奏音型特点,使人在美的享受中产生丰富的联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钢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广州亚运会闭幕式《星星索》演出视频】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看到的是第16届广州亚运会闭幕式《星星索》演出视频。《星星索》是一首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音乐,它是“克隆钟”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那么什么是“克隆钟”音乐呢?请大家看到知识链接第一点。 教师归纳:“克隆钟”音乐是葡萄牙民歌和印度尼西亚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三)听赏《星星索》 1、聆听音乐,整体感知音乐。 师:首先,请同学们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特点以及速度,体验音乐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教师活动:播放《星星索》 学生活动:感受音乐的情绪特点以及速度,体验音乐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分组讨论。 教师提示:注意歌词内容。 教师归纳:情绪:优美抒情;速度:中速。(小船、青年人、微风、歌声)歌曲表现了青年人驾着小船,伴着微风,随着歌声向心上人划去,渐渐消失在远方的意境。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握歌曲的情绪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