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737625

1.3溜溜山歌 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63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溜溜,山歌,教案
  • cover
《湖北小调》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管弦乐曲《 湖北小调》,通过对比理解湖北民歌《哪有闲空回娘家》,感受乐曲明快爽朗、富有浓郁民歌韵味的风格特征,体验乐曲描绘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2、学生通过分辨不同乐器来学会、熟悉主题旋律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并能用图形来表示。 3、能够感受西洋管弦乐与民族器乐巧妙融合所带来的听觉体验。 重点难点: 1、通过聆听分辨乐器。 2、感受音乐主题的重复及整首乐曲的民族风格。 一、感受音乐 1、特殊的师生问好。(要求:节奏准、有热情) 师: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周老师,很开心和同学们一起上音乐课。今天我想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跟大家问好,(出示ppt)我说“同学们啊”,你们说“诶”,我说“你们好啊”,你们说“好!”可以吗?师:我们一起用同样的方式来试试这一条吧!(出示第二条) 师:①老师现在把这条问好的节奏改变一下,请你认真听。(师动作夸张一点) ②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③分角色问好 师:你可以用刚刚问好的方式来说一说这句话吗?(出示第三条) 总结:我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现在我们正式开始上课啦! 2、(4段)师随乐律动,生看清楚之后加入。 师:老师会跟着音乐做出一些动作,请你在看清楚之后加入进来。 3、提问:谁来说说我们刚刚做了哪些动作?(打响指、拍手、敲鼓) 4、(1段)生随乐律动。【第一遍】师:接下来请你们跟着音乐律动一遍。 【第二遍】师:接下来请你们再跟音乐律动一遍,请你们放松一点、大胆一点。 5、(2段)请一个学生击鼓,师生合作拍手、打响指。 师:你看清楚老师是怎样击鼓的吗?谁想来试试?(教会学生)请你当鼓手,其余的同学跟老师合作,老师来做打响指的部分,请你们做拍手的部分。(交换) 6、在敲鼓的时候加入问好的节奏。 师:同学们,你觉得在哪个地方可以加入之前我们问好的话呢?怎么问好的还记得吗?(回顾一下)我们跟着音乐来一遍吧! 二、读童谣,学唱歌曲。 7、(1段)生伴奏,师念童谣。 师:同学们,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你觉得这段音乐最适合表现什么样的场景呢?(……)请你们用动作为老师伴奏,听老师给你来读一读这段童谣吧。请你边听边思考,这段童谣最适合表现什么样的场景。(劳动的场景) 8、(1段)师生加上律动,合作读童谣。(要求:读出劳动的干劲和热情) 师:这段童谣是人们在劳动的时候创造并演唱的。接下来你们不再是学生,我也不再是老师,我们都是在田地里干活的农民,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童谣吧。我来领,你们齐。请读出劳动的干劲和热情来。(交换) 9、出示曲谱,介绍六连音。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读的这首童谣是一首安徽民歌,请看曲谱,谁能找出我们刚刚读的“一根单纱伙计啊,难搓绳啊,是的啊”这一句的乐谱呢?(念白部分)请你观察这句乐谱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我们要念得那么快呀?(……)曲谱中有一个弧线上写着一个数字6,这叫做六连音,表示在一拍内要将六个音均匀地念出来(完整)。 10、揭示课题,师范唱。(无伴奏) 师:这首歌的名字是由歌曲中出现得最多的两个字———溜溜”得名,叫做《溜溜山歌》。山歌是我国汉族民歌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体裁,是人们在山野、田地劳动时即兴创造并演唱的歌曲,请听老师把这首歌给大家唱一遍。 11、师生合作演唱。师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教会学生歌曲、并把握好劳动时的情绪。 师:(无伴奏)①我们一起把这首歌曲唱一遍吧,我来唱领唱部分,你们唱齐唱部分。 ②师领生和,最后一句我们一起唱。(教会生唱好最后一句) ③生领师和,最后一句齐唱。(唱得不准的部分及时纠正) (2段伴奏,生站起来演唱)接下来我们跟着伴奏一起来演唱,第一遍我领你们和,第二遍你们领来我来和。注意最后一句都是齐唱。 11、用安徽方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