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3992

植物水分讲课课件

日期:2024-06-2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55021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植物,水分,讲课,课件
  • cover
课件34张PPT。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主讲人:葛文雅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分充足,叶片舒展,有利于接受阳光照射植物体依靠水保持挺拔的姿态水又是怎样从植物体内散失的? 水在植物体内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 吸收进来的水是怎样被运输到植物体其他部位的? 植物体总是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到充足的水分,是什么原因呢?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渗透作用的原理演示实验 “渗透作用与水分的移动” 单位体积清水中的水分子数目,比单位体积的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多,所以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烧杯透过半透膜扩散入漏斗内的数量,多于由漏斗扩散入烧杯内的数量。因此漏斗内的液面上升了。 把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为什么漏斗中的蔗糖液面会逐渐上升?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什么条件?a.半透膜的存在。b.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水分子在半透膜两侧是如何扩散的?扩散的趋势是怎样的?如果将实验中的半透膜换成全透性膜,结果会怎样? 水分子扩散的趋势是:由溶液浓度低的一侧向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渗透。将不发生渗透作用,玻璃管内液柱高度不会上升。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吗? 1、具有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2、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处于一定浓度外界溶液时,将渗透吸水或失水。“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1.制作临时装片。2.将细胞置于蔗糖溶液中。3.再将细胞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表现为质壁分离的现象;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表现为质壁分离后的逐渐复原。 质壁分离中的“质”和“壁”分别代表什么含义?“质”代表原生质层,“壁”代表细胞壁。 实际生活状态下,主要吸水的器官是根,具体区域是哪儿的细胞呢?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根毛细胞)一般情况下,细胞液浓度总是高于土壤溶液浓度的,所以细胞渗透 。吸水多数植物在盐碱地上无法生存,但也有特例。如在我国辽宁盘锦的辽河入海口处的淤泥海岸(盐碱地)上,就生长着一片高达数万亩的“红海滩”,这种神奇的植物就叫碱蓬。碱蓬图片1 2 课堂训练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比多数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植物吸收不到水,无法生存。但碱蓬的细胞液浓度比土壤溶液浓度还要高,能吸收到充足的水分,所以长势良好。 其它耐盐植物 芦苇 大米草试分析碱蓬在盐碱地存活的原因。三.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1.土壤溶液中的水分进入根部导管有几种途径?水分分别是怎样进入根部导管的? 2.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代谢途径是怎样的?3.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蒸腾作用,你还记得什么是蒸腾作用吗?对于植物体来讲,蒸腾作用有何意义? 草莓叶片的吐水现象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1)运输:根毛细胞?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叶片 (2)利用:根吸收水分的1%~5%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各项生命活动。 (3)散失:蒸腾作用;植物吐水。四.合理灌溉1.植物体的一生中都需要不断地吸收水分;不同的植物体需水量不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需水量也不同。 2.保护环境,节约用水 。谢谢大家2008/12/3备课:葛文雅 协助:闫换那 制作:黄开华 监制:葛文雅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水水在导管中运输绿叶的光合作用需要水水分从气孔处散失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制作临时装片将细胞置于蔗糖溶液中再将细胞置于清水中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后又复原的洋葱表皮细胞耐盐植物碱蓬近观(一)耐盐植物碱蓬近观(二)耐盐植物芦苇耐盐植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