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44090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4课《诗两首·采薇》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5次 大小:250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一,语文,必修,4课,诗两首·采薇,导学案
  • cover
第4课《诗经两首·采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2、结合注释,能够扫除字词障碍,理解文意。 3、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感情变化发展脉络,分析并学习赋、比、兴和重章叠唱的表现手法。 4、通过学习《氓》了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能探讨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通过学习《采薇》培养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情感。 【自学指导】 本文是诗歌,重在反复吟咏自我体会。要反复诵读课文,理清思路,体会感情,同时也要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要梳理《诗经》的基础知识,结合注释疏通文字,由文字再现形象或事件,由形象或事件领略情感,领略诗情。反复吟咏,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细细品味。比兴手法是《诗经》独创,重章叠句也新颖,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语境,加以掌握。运用引进故事,改写等形式,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知识链接】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采薇》 ●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犭严 狁之故( )( ) 不遑启居( ) 我戍未定( ) 象弭鱼服( ) 王事不盬( ) 小人所腓( ) 靡使归聘( ) 四牡骙骙( ) 2、 基点知识预习自测 (1)通假字 岁亦莫止( ) 彼尔维何( ) 维常之华( ) 犭严 狁孔棘( ) (2)词类活用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岂不日戒( ) (3)古今异义 不遑启居 古义: 今义: 君子所依 古义: 今义: 小人所腓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薇亦作止( ) 曰归曰归( ) 靡室靡家( ) 忧心烈烈( ) 载饥载渴( ) 忧心孔疚( ) 今我来思( ) ●探究案 1、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明确: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试赏析。 明确: 3、本诗的哪些章节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表达效果如何? 明确: 《采薇》参考答案 预习案:1、略 2、基点知识预习自测 (1)通假字 “莫”,通“暮”,年末 “尔”,通“ ”,花盛开的样子 “华”,通“花” “棘”,通“急”,紧急 (2)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下 名词作状语,每日 (3)启居 古义:古人坐时,臀部贴在小腿上叫“居”;臀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 今义:启发;居住 君子 古义:将帅 今义:人格高尚的人 小人 古义:士兵或地位低的人 今义:人格卑鄙的人 (4) 1、《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句:“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