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48729

5.1丢丢铜仔 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45832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丢丢,铜仔,教案
  • cover
丢丢铜仔 教学设计思路: 《丢丢铜仔》是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泥土的歌》的第一课,教材选用了根据台湾民歌《丢丢铜仔》改编的二部合唱。要求学生用明快、清爽的声音,表现欢快热闹的情境,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是一首轻快、欢快的台湾民歌,也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所以整节课我分成两个乐段来学习,分别是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第一乐段是齐唱的演唱形式,在这一乐段中,让学生对歌曲背景做一定的了解,把歌曲中的衬词和下滑音唱准确,这是为后面第二乐段的合唱教学扎下牢固的基础。第二乐声部合唱乐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唱好两个声部的合唱,怎么才能让初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喜欢上二声部教学,前期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以此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用轻快、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2、了解装饰音下滑音对歌曲的作用。 3、了解身边的民族音乐。 技能目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和表现形式来演绎歌曲,使歌曲变得更加丰富、饱满与和谐。 情感目标:学生了解歌曲的故事背景,让同学们增长民族知识,培养热爱民族的精神。 教学重点: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的训练和演唱。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法、体验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钢琴、响板、PPT课件。 计划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引入铜仔调 2、新学铜 仔调 a、走进铜 仔调 b、感受铜仔调 c、尝试铜仔调(第一乐段) c、尝试铜仔调(第二乐段) 完整的演唱歌曲(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 d、展示铜仔调 e、延伸铜仔调 3、总结铜仔调 上课问好(出示本节课的目录大纲) (在上课之前,给同学们表演一段舞蹈。 (台湾高山族舞蹈),欣赏完之后,学生说出是什么民族的舞蹈。 (教师继续提问,台湾有优美的舞蹈,那台湾有哪些好听歌曲呢?(教师可以用歌唱的方式来提示学生。)《童年》、《龙的传人》、《踏浪》、《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原来,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好听的校园民谣,今天呀,就和和老师共同开启台湾之旅,共同学习台湾民歌《丢丢铜仔》。 在学习歌曲《丢丢铜仔》之前,先聆听和感受一遍歌曲。 (聆听完之后提问:歌曲中有哪些美丽的风景? 总结:画面中的风景有海边、美食、火车等,让老师和同学们也想去这个地方走一 走、看一看。 ②歌曲背景的介绍。 这首歌曲原为儿童们玩丢铜钱的游戏对唱的儿歌,广泛流传于台北和宜兰,又称《宜兰小调》而宜兰这个地方,三面都是山,只有一面靠着大海,所以外出很不方便,后来就修起了与台北相通的铁道,大家就可开心啦,就把自己熟悉的曲调丢丢铜配上歌词,在欢庆通车的时候高声歌唱。 歌曲中的风景是美丽的,那歌曲中的歌词听清楚了吗? (教师念唱歌词。同时提问(念唱的歌词中向下滑奏的字是什么?(引入下滑音并讲解) ②引导学生念唱歌词。 提示:请注意带下滑音的歌词。 (引导学生对歌词意思的理解,并总结补充歌词意思。(火车行驶到隧道里,隧道里的水珠滴滴答答的落下来)。 ④教师表演唱歌曲。并提示学生用4/2拍的强弱规律来为老师伴奏。 (谢谢同学们热情的伴奏,让老师演唱的很有激情,接下来请同学们尝试着用‘啦’哼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在哼唱之前,开开嗓,进行发声练习。演唱的时候提醒学生注意:歌唱的声音状态。(坐姿、咽腔打开、全身都贯穿兴奋感。 用火车行驶的声音“呜”来发声练习。 尝试着用“啦”哼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②引导学生尝试着在琴声的带领下齐唱歌曲的第一乐段。并纠正最难唱的一句。 (提醒同学们在齐唱的时候注意歌曲的强弱对比,‘丢丢’唱强一点,衬祠唱弱一点,更能体现这首宜兰小调独特韵味的民族气息。 老师被同学们的声音吸引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