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493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夜莺的歌声 2(鲁教版)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25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夜莺,歌声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夜莺的歌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勇敢机智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夜莺”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德国兵的。 难点:体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制作课件、搜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学生汇报搜集有关夜莺和杜鹃的资料。(出示幻灯片) 2.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讲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一个小故事。(板书课题)“夜莺”指谁?夜莺为什么要唱歌?唱的是什么样的歌?读了课文大家就会清楚了。 3.简介背景。(出示幻灯片) 二、自学理解课文,结合“阅读提示”,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⒈出示自学步骤方法:⑴初读,学字词;⑵再读,知结构;⑶细读,明中心;⑷精读,表情感。 ⒉默读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幻灯片) 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分几部分写的?你是怎么分的?课文的重点部分写什么? ⑵找出小孩回答德国兵的话,想想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⑶在给敌人带路时,小孩有哪些言行?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⑷游击队员是怎么知道敌人情况的?说明了什么? ⑸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夜莺的歌声,说说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⒊各小组讨论。(逐题出示) ⑴这篇课文写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帮助游击队消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事。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可以按起因、经过、结果分为三部分。课文的重点部分写小男孩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德国兵的。 ⑵小孩对德国兵说:“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用这些话来戏弄敌人,说明他是个沉着机智的孩子。 另外还有,“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这里的‘野兽’指的是什么?(德国兵)他这样痛骂敌人,说明了小孩什么?(很憎恨德国强盗) 小结:这部分写了夜莺引诱德国兵,并主动和敌人接近,巧妙地回答德国军官的盘问,让敌人取得对他的信任,让他带路。(板书:引诱敌人 主动接近 巧答盘问 取得信任) ⑶在带路时,他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是为了让德国兵知道,这是自己的习惯爱好,用来麻痹敌人,以后他用鸟声和游击队联系时就不会引起怀疑了。(请一位同学表演)表演出孩子天真活泼的样子。 小孩边走边打路旁树枝,拾球果踢,回答问话时就打岔说别的,也都是为了让德国兵认为他贪玩而不加警惕,从而顺利地跟着自己走进游击队的埋伏圈里。(板书:引敌进埋伏圈)从这里可表现了小夜莺的什么品质?(板书:机智、勇敢)(请一位同学表演) ⑷游击队员听到了小夜莺的叫声,知道小孩已把敌人带来,通过有节奏的夜莺歌声知道了鬼子人数是32个,用两声杜鹃叫是报告有两挺机关枪。一声夜莺叫代表一个敌人,一声杜鹃叫代表一挺机关枪,由此可以想到,孩子同游击队用这种方式联系,已经不止一次了,他曾多次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板书:巧妙报告敌情)表现了小夜莺的什么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最后怎么样?(板书:全歼敌人 夜莺又叫) ⑸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是相互照应,首尾连贯的。(即首尾呼应的写法)都是说小孩在发出夜莺的歌声,以便配合游击队歼灭敌人。这样更加突出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总结课文 ⒈课题为什么叫“夜莺的歌声”? 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孩子用夜莺的歌声向游击队报告情况,帮助游击队歼灭了德国兵;二是孩子被游击队员亲切地称为“小夜莺”,夜莺的歌声是动听的,美好的。 ⒉读了这篇课文后,小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或者你喜欢、佩服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