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81305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回顾与思考 课件(23张PPT)

日期:2024-04-2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3072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平行线,PPT,23张,课件,思考,回顾
  • cover
(课件网) 回顾与思考 相交线与平行线 学习目标: 在复习本章知识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结构. 经历利用相交线、平行线的有关事实解释实际问题的过程.从中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些思想(分类、转换、建模)和方法(分析、综合),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在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积累活动经验(学习或思维的方法、策略等). 一、知识结构 二、 释疑解惑, 加深理解 1.知识定义 (1)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4)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二、 释疑解惑, 加深理解 1.知识定义 (5)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6)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7)内错角:∠4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8)同旁内角:∠4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二、 释疑解惑, 加深理解 2.定理与性质 (1)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2)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二、 释疑解惑, 加深理解 2.定理与性质 (5)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6)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 例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同位角不一定相等 B.内错角都相等 C.同旁内角可能相等 D.同旁内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 例2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直线不平行,则一定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正确的个数是(D)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 例3如图,下列条件能证明AD∥BC的是(D) A.∠A=∠C B.∠B=∠D C.∠B=∠C D.∠A+∠B=180° 例4如图, (1)∵∠ABD=∠BDC(已知),∴ ∥ ( ); (2)∵∠DBC=∠ADB(已知),∴ ∥ ( ); (3)∵∠CBE=∠DCB(已知),∴ ∥ ( ); (4)∵∠CBE=∠A,(已知),∴ ∥ ( ); (5)∵∠A+∠ADC=180°(已知),∴ ∥ ( ); (6)∵∠A+∠ABC=180°(已知), ∥ ( ). 例3 例4 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 例5如图,∠1=∠2,AC平分∠DAB,DC∥AB吗?为什么? 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 例6如图,∠ABC=∠ADC,BF和DE分别平分∠ABC和∠ADC,∠1=∠2,DE∥FB吗?为什么? 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 例7如图,AB∥CD,∠BAE=30°,∠ECD=60°,那么∠AEC度数为多少? 1.如图,BC⊥AC,CB=8cm,AC=6cm,AB=10cm,那么点A到BC的距离是 ,点B到AC的距离是 ,A、B两点的距离是 ,点C到AB的距离是 . 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 2.设a、b、c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 ; 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 ; 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 . 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 3.下列图形中,由AB∥CD,能∠1=∠2的是(B) 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