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预习3 人口的合理容量 【预习目标】 1.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3.通过对比分析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培养辩证的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知识梳理】 一、环境承载力 1.概念:环境能① 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② 。 二、环境人口容量 1.概念: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③ 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④ 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制约因素:⑤ 、⑥ 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三、人口合理容量 1.条件:按照合理的⑦ 、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的⑧ 。 2.实质:⑨ 的人口数量。 3.措施 世界: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⑩ 之内;建立 。地区:尊重 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区域 。 【基础自测】 读“我国人口变化的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估计最科学的是 A.我国环境人口合理容量大约是16亿人 B.我国人口承载量极限值约100亿人 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D.到2040年前后,我国将达到人口合理容量 2.到21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 B.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 C.老年人口太多,导致死亡率上升 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4.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新疆 B.湖北 C.山东 D.广东 5.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 A.大力开采地下水 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C.提高植被覆盖率 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 【讨论探究】 讨论一 环境人口容量 罗马俱乐部成立于1968年,旨在从全球的角度研究人类目前和未来的困境。该俱乐部于1972年推出了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下图出自这份报告,它从人口、资源、污染、人均粮食、人均工业产值等五个方面对世界未来趋势做出了预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教材,分析各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性。 因素 影响 相关性 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 消费水平 (3)结合教材图1.11,说明资源的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就我国西北地区而言,哪种资源可能是那块“最短的木板”? 自20世纪30年代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发现并提出中国人口分布的“瑷珲—腾冲线”(胡焕庸线)以来,我国人口分布的大格局不仅未发生变化,且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更加显著。“瑷珲—腾冲线”即自我国东北的瑷珲至西南的腾冲划定的一条虚拟地理分界线,此线以东地狭人多,以西地广人稀,以此形象地描述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格局。 (4)结合影响合理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自然环境、地域开放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等,分析中国人口密度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 讨论二 人口合理容量 一块草地,有牧民在这里放牧生活。当牧民人数为100人时,牧民能幸福地生活,人与环境和谐相处;若牧民人数增加到200人,则牧民的生活质量会大大降低,并出现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现象,但尚能生存。若牧民人数再增加,则会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生态系统失衡,甚至崩溃。 根据材料探讨,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有什么区别? 科学家根据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提出我国生态的理想负荷能力应为7亿到10亿。主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