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竖笛吹奏《土拨鼠》 上课时间 教学设计 随堂评价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1、启发同学运用柔和、连贯的竖笛声和悠长、平稳的气息,奏出歌中主人公对土拨鼠的怜爱、亲切的情感。2、通过竖笛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建立起学习竖笛的信心。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歌曲和老师吹奏,熟悉乐曲的旋律,然后再分句练习竖笛的指法,完整进行吹奏。 知识与技能: 1、完整的吹奏《土拨鼠》第一声部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初步了解德国音乐大师、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生平、作品。 [教学重点]:第一声部的完整吹奏、坚持音准和节奏的整齐! [教学难点]:B部分高音的完整吹奏,弱起拍的正确演奏,奏准相似旋律句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初听歌曲《土拨鼠》 1、师:同学们,欢迎走进美妙的音乐课堂,今天苏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的歌曲,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播放《土拨鼠》) 2、提问小结:平稳的旋律,略带忧伤的情绪,使我们感受到了游子飘零他乡的 那份孤独与凄凉,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这首歌曲里,流浪者的身边多了一个可爱的动物,是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竖笛曲就是《土拨鼠》--出示课题板书 二、感受旋律,学奏乐曲 ?1、复习6/8节拍,掌握强弱规律 师:这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它的强弱规律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是弱起让你从第六拍的位置开始,你还能把这个6/8拍打得这么准确吗? (让学生知道弱起小节)象这首《土拨鼠》的每一个乐句就是弱起的。 2、老师钢琴完整演奏,学生感受乐曲的强弱规律并加深对旋律的熟悉度! 3、闯关游戏:竖笛练习曲,吹奏《土拨鼠》A、B段: (1)找出乐曲中出现了那些音? 运用这6个音进行竖笛练习,熟练指法和气息的控制! (2)A段练习,引出创作手法“同头换尾” (3)B段时奏好高音,?明确换气处(用急吸换气)。 4、练习全曲,注意不同结尾处的旋律。 多种形式表现乐曲: (1)师演奏A段生演奏B段 (2)师生接龙吹奏(同头异尾) (3)老师钢琴伴奏,加入打击小乐器学生完整演奏全曲! 三、拓展部分 (1)欣赏合唱版的英文歌曲《土拨鼠》,让学生们了解不同的表演形式开拓孩子们的视野 (2)简介曲作者贝多芬 四、小结、下课 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吗?但愿我们在音乐大师的感召下 走进音乐的殿堂,去陶冶情操,去收获更多。 教材内容:(附教学内容图片) 这是一首根据贝多芬创作的歌曲《土拨鼠》改编的三声部合奏小曲,两段体。本节课是学习第一个声部。A段似是哀诉,映照着"为了生活我四处流浪" B段既推起情感上的高潮,又映照前面"我走过许多地方"的洒脱; 听课反思: 一、针对创设“自主、有效”课堂,您认同本节课哪些环节的设计? 二、本节课如果您上,您会做哪些课堂有效性、自主性的改进?(请陈述改进的细节) 制表说明:1、上课人主要提供教学设计及教材内容部分;2、教学设计可通过字号、段落调整,尽量安排打印在一个版面上,可用A4纸复印;3、请按学科大致人数复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