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07226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26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25381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部,发展,ppt,26张,课件,挫折
  • cover
(课件网)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经济:1949年,苏联利用“经互会” 将东欧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政治:斯大林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苏联模式整改。 外交:1950年,_____与_____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中国 苏联 二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 (1)内容:政治上,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经济上,发动_____,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_____;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2)评价:没有从根本上突破_____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垦荒运动 收购制 斯大林时期 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推广种植玉米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 “新政策” 计划经济 美国 高投入 高消耗 低效率 跛脚的巨人 食品短缺,群众排队等待购买 改革结果: 失败,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状态。 苏联模式的形成与改革图解 新经济政策 (列宁) 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 苏联 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没有突破僵化 1936年新宪法 1953年、1964年 1921-1929年 20世纪30年代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间 1953年 1964年 措施 结果 ①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②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重心: 经济改革,尤其是重工业 ①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 失败 失败 ①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②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重心: 经济改革,尤其是农业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985年 失败 ②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间 1953年 1964年 措施 结果 ①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②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重心: 经济改革,尤其是重工业 ①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 失败 失败 ①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②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重心: 经济改革,尤其是农业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985年 失败 ②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重心: 先经济改革、 后政治改革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2、东欧剧变 (2)原因: (3)表现: (1)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了严重问题。改革的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欧剧变的原因? 研讨展示一 材料: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