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48张PPT。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流思想是什么? 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 1 课 第 2 课 第 3、4 课儒家思想专题概析[ 总体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和儒家思想形成汉代经董仲舒改造后成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融合儒佛道而形成理学(新儒学—发展)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地继承,儒学新发展儒家思想也经历了自身的历史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浓厚的时代特色。诸子:泛指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百家:形容学术流派的纷杂 诸子百家: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流派的总称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局面。文化地图原因经济:铁器牛耕推动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政治: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贤下士阶级关系: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孔子档案]姓名:孔丘,字仲尼 生卒:(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 籍贯:鲁国(今山东曲阜) 阶级: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后裔 孔子故里 曲阜孔庙“大成”,乃集大成之意,“至圣”,最高的圣人。 汉平帝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封孔子“文宣王”,元代封他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俄国著名文豪托尔斯泰说:“我受中国的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家中挂着孔子画像,以示崇敬。伏尔泰甚至自喻是"孔门第子"。 在新加坡儒家思想影响很大,在修己爱人、诚信谦和、廉政公平、高度文明等方面,都表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方面的影响更大。 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1、子曰:“仁者爱人。”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4、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爱人”———体贴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反映了孔子倡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思想,是一种以民为本的观点。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狭义: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其实质是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具有保守性。 广义: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思考:仁与礼的关系怎样?“互为表里”礼仁关系:仁是内在的修养,礼是外在的规范“礼中有仁,仁中有礼”,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1、仁与礼的学说(核心) 2、以德为政 3、敬鬼神而远之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