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制角色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Scratch模块学习的第二课时,从本课开始,Scratch的学习进入到实际的操作阶段。在本课的教学内容中,知识点1“认识角色”和知识点2“新增角色”属于两个连续的知识概念,在内容体系上有紧密联系的关系。知识点3“设置背景”则属于单独的一个知识概念,在内容体系上独立成篇。背景和角色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将背景看作是一个特殊的角色。在教材中,着力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知识点4“重复执行”控件及其他常用控件的学习使用。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角色”和“舞台”这两个重要的基础概念。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要充分让学生体验角色、舞台的概念。本课“绘图编辑器”的使用是“导入新角色”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信息工具。老师可以通过已有知识“画图”软件的相关内容,引导学习者的知识迁移,并鼓励学生归纳“绘图编辑器”的使用方法。学习使用“重复执行”控件及其他常用控件是为今后的编写脚本做铺垫。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够理解角色的概念,学习导入角色的方法。能够掌握设置背景的方法。学习使用“重复执行”控件及其他常用控件。 2.根据实际情况导入一定的角色,通过角色的运动要求设置相应的背景,编写脚本。 3.培养学生对于脚本编写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4.利用积木式脚本编写方式,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理解角色和舞台的含义及两者的区别。 2. 在Scratch中新增角色的方法。 3. “重复执行”控件及其他常用控件的使用。 难点:“绘图编辑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演示讲解为辅。任务驱动法、示范讲解法穿插其中。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广播系统、教学课件、范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说一说Scratch主要功能模块的名称以及用途。 生:交流。 师:出示媒体说:“瞧,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真的太美啦!” 师: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多么美丽的情景呀。今天,我们用Scratch把这场景做成动画记录下来。 出示课题:第2课 绘制角色 (板书:第2课 绘制角色) 【设计意图】从复习旧知引入本课,可以鼓励学生从兴趣出发,激发求知欲。 二、传授新知 任务1:认识“角色” 师:在Scratch中,“角色”就是舞台中执行命令的主角,它将按照编写的脚本进行运动。当我们打开软件,默认的角色就是小猫。 生:(练习)打开软件,认识小猫角色,并尝试移动它的位置。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帮助学生消除陌生感。配合一定的注解和图片,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 任务2:新增“角色” 师:在舞台上,我们今天要把主角小猫换成蝴蝶。让我们一起发出邀请小蝴蝶来当我们的主角吧! 师:示范演示———从文件夹中选择新的角色。 在Scratch中,可以增加多个角色,通常是通过“从角色库中选取角色”来添加。如:添加角色“蝴蝶”其方法如下: 单击中的第1个图标,出现对话框,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选择角色图像,默认类别为全部,找到“Butterfly3”并选中,单击“确认”按钮,此时“蝴蝶”就添加到舞台中。 生:学生尝试添加角色蝴蝶。 师:如何改变蝴蝶的大小与位置呢? 生:学生利用课本自主尝试与操作。 学生交流方法。 师:打开Scratch软件默认的角色就是小猫,你能将其删除吗?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Scratch中导入角色的方法,让学习者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直到领会到本课的难点内容。添加好角色后,让学生尝试调整大小和位置,是对旧知的复习巩固,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进行操作。 任务3:设置背景。 师:蝴蝶飞舞在花丛中,我们现在的舞台背景还是白白的一片,不好看。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