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42968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李凭箜篌引》教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240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李凭箜篌引
  • cover
李凭箜篌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的不同手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之美。 2、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塑造的意境,读懂诗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起情感共鸣, 使之热爱诗歌,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李凭箜篌引》《琵琶行》在写法上的不同。 2、用学过的手法表现乐曲《赛马》,巩固提高。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优美音乐的描写与赞叹———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 瓠巴鼓瑟,而鸟舞鱼跃。 ………… ………… 这些都是描写音乐的著名诗句,它们或用比喻,可用夸张,把人对音乐的感受真实地表现了出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歌,《李凭箜篌引》 二、简介作者 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家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 其作品继承前代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新奇瑰丽的意境。故后人称其为“诗鬼”。 三、作品阅读赏析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张”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 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颓”字恰恰和“张”字构成了一种对比,前者饱满,后者无力,“颓”字形象地描绘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的情态。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第二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正面写乐声,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而“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用“昆山玉碎”来相容乐声,表现乐声极其激昂,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和压倒一切的气势。“凤凰”在传说中是一种高贵的神鸟,居住在昆仑山。“昆山玉碎”后,栖居其上的凤凰的叫声自然是凄厉婉转,忧伤的情绪在其中绵延———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以哭泣的声音摹写乐声的悲惨,又以露水一点一滴在残荷上滚动、滑落的视觉感受比喻乐声的悲切,似乎比“凤凰叫”还要和缓。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笑”具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