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60793

苏教版物理中考复习资料,补习资料(含知识讲解,巩固练习)27总复习:电流和电路(基础)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4325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教版,电路,电流,复习,巩固,练习
  • cover
总复习:电流和电路(基础) 【考纲要求】 1.知道什么是元电荷,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认识电路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及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知道通路、断路、短路,及短路的危害; 4.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根据要求连接、设计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5.知道电流形成及方向; 6.会使用电流表; 7.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简单的电现象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5、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要点诠释: 1、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的转移过程,而非创造了电荷。摩擦起电使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2、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3、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10-19 库仑,作为元电荷。 考点二、电路【中考复习———电流和电路 主要考点梳理二、电路】 1、电路的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2、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接通的电路; (2)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 3、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 (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2)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要点诠释: 1、电源是提供电能的;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开关是控制电路的;导线是输送电能的。 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无干路、支路之分;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也一定通过另一个用电器,各用电器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停止工作,另一个用电器也不能工作;只要电路中有一个开关,即可控制所有用电器,而且开关的位置不影响其控制作用。 3、并联电路中有多条路径,因此有干路、支路之分;各支路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当某一支路开路时,其他支路仍可为通路;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各支路用电器。 考点三、电流、电流强度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定向移动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 2、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1)有电源;(2)电路是闭合的。 3、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电路中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通过用电器回到负极。 4、电流的物理意义及单位换算: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单位有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1A=1000mA 1mA=1000μA。 5、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1)电流必须从红色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黑色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2)电流表有两个量程,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3)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4)任何时候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要点诠释: 1、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形成电流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在金属导体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在酸、碱、盐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正、负离子。 2、通常情况下,自由电荷做无规则运动,此时,并不形成电流,只有当这些自由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时才能形成电流。当用金属导体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时,金属导体中的每一个自由电子都受到正电荷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